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具有运量大、快捷、舒适、准时、安全、环保等优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代化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因此地铁倍受人们的青睐。由于地铁自身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地铁火灾比地面建筑物火灾更具有危险性、人员疏散困难以及灭火救援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应尽可能避免地铁火灾的发生。由于地铁火灾的特殊性和危害性,当地铁站台发生突发事件(火灾、恐怖袭击等)时,如何快速安全地将地铁列车乘客和站台内的乘客撤离站台、疏散到安全区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地铁车站人员疏散能力及其仿真研究不仅能为地铁设计规范的编制提供数据参考,而且也能为地铁运营公司的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地铁车站人员疏散能力。首先研究地铁车站及人员疏散理论,对地铁车站的分类、设施及客流,还有换乘车站的换乘形式与布置型式进行研究;其次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对人员疏散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计算以及人员安全疏散准则。再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地铁车站人员疏散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影响人员疏散的相关因素及其相关程度。再次,研究地铁行人交通的微观特性和宏观特性,然后通过录像观测和统计分析法研究地铁车站楼扶梯设施的速度—密度、密度—流量之间关系,对楼扶梯的通过能力进行研究并结合工程案例进行分析。再次,运用仿真软件研究某地铁车站的疏散能力,主要统计通过楼扶梯的人员数量、疏散时间以及人员密度,并对单个楼梯和混合布置楼梯的通过能力进行了对比,然后对疏散仿真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出换乘楼梯作为疏散使用提高了疏散能力同时提出应对大客流和防排烟的对策,最后提出了地铁车站人员疏散能力的提高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