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如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近年来,虽然抗感染治疗、免疫治疗及危重病监护技术取得很大进展,但脓毒性休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在美国,每年就有751,000例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其中超过200,000例患者死亡。脓毒症已经成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引起各国危重病医护工作者的广泛关注。2003年6月由美国危重病协会(SCCM)和欧洲危重病协会(ESICM)等11个协会,27位学者为核心组成的委员会制定了新的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指南旨在推动大规模的临床验证以及促进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从而降低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 从脓毒症向脓毒性休克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炎症细胞因子可引起循环异常(外周血管舒张、血管内容量不足、心肌收缩功能不全、代谢增加),出现全身组织氧供和氧耗之间平衡失调,导致全身组织低灌注。脓毒症是否发展到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和死亡,全身组织低灌注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往往在关键的“黄金时刻”,由于没有正确认识疾病的变化和给予及时的治疗,使疾病发展到不可逆的状态。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商品名为万汶,是最近刚上市的一种新型制剂,不仅具有扩容效应、降低毛细血管的渗漏的作用以及抑炎症介质的表达及减少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防止中性粒细胞黏附),且对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影响。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失血或外科术后引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而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甚少。 研究目的:评价中分子经乙基淀粉(130/0.4)对脓毒性休克病人组织灌注的作用,同时观察其对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德影响。 研究方法:收集2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照2004年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中的复苏目标,用中分子经乙基淀粉(130/0.4)进行液体复苏。在复苏前、后进行APACHEn评分,行动脉血血气分析(包括动脉乳酸浓度)和混合静脉血血气分析,测量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通过热稀释法测定心排量(CO)、并计算心脏指数(Cl)、左心室每搏工作指数(LVSWI),右心室每搏工作指数 (RVSWI),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血管阻力指数(PVRI)、氧输送(DOZ)、氧消耗(VOZ)等指标,用Datex一Ohmeda张力测量模块(TOnoeaP,Datex,Finland)监测胃粘膜二氧化碳张力(Pg COZ)并计算局部二氧化碳压力差(户g一aCOZ),即胃粘膜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压力差,同时观察患者第七天的生存情况。 研究结果:中分子轻乙基淀粉(130/0.4)复苏后,APACHEll评分呈下降趋势,与复苏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复苏前,外周血管阻力偏低,而心脏指数在2.25一6.45 Ilmin/mZ之间,表现为高排低阻的现象,符合脓毒性休克的特征。中分子轻乙基淀粉(130/0.4)复苏后,尸AWP、Cl、SVRI、 LVSWI、DOZ等指标明显升高,与复苏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 .01),PVRI在中分子经乙基淀粉(130/0.4)复苏后且呈下降趋势,与复苏前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 (P<0.01),RVSWI、VOZ两者有升高,但与复苏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动脉乳酸浓度(ABL)和Pg一aCOZ在复苏后有明显下降,分别从7.56mmol/L及15.49mmHg降至5.98mmollL和11.72mmHg,两者在复苏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另外,ABL与Pg一aCOZ呈显著正相关性 (r=0.546,p(0.05)。20例患者中,第7天存活9例(45%),死亡11例(55%)。死亡组Pg一a COZ和ABL在万汉复苏后有下降,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 .05),存活组Pg一aC02和ABL在万汉复苏后下降幅度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分子经乙基淀粉(130/0 .4)复苏前后,血清肌醉、PT、APTT和血小板无明显变化(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