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它们的制作和使用方式与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联系。常州新岗遗址是一处延续时间长且序列完整的崧泽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磨制石器,研究这些石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用途对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和生产、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石器微痕分析方法通过借助显微镜对石器器表痕迹进行观察,为研究磨制石器的使用方法和功用性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选取新岗遗址出土的100件磨制石器为研究对象,包括8件石钺、1件石斧、57件镑形器、19件凿形器、5件砺石、10件半成品。首先,对石器做肉眼形态观察,按原大测绘和计量,鉴别岩性;然后,结合“低倍法”(放大倍数100X)和“高倍法”(放大倍数500X),采用显微镜观察石器的制作痕迹和使用痕迹,观察时即用显微镜所带相机进行拍照存档;最后,根据形态观察和显微观察推测石器制作方法和使用功能。8件石钺的和1件石斧岩性以板岩、辉绿岩为主,还有砂岩、千枚岩和花岗岩,均采用一字法装柄使用。石钺刃缘石片疤的形态、数量和部位存在差异,反映了其使用功能的不同。根据形态观察和使用痕迹的显微观察结果,石钺按使用功能可分为砍斩劈工具、屠宰工具2类,砍斩劈工具用于加工硬木、骨骼等较硬物体,屠宰工具用于加工动物肉类等。石斧刃缘有红褐色的矿物,推测其为研磨颜料的工具。57件镑形器的岩性主要为板岩和粉砂岩。既有采用一字法装柄的,也有采用“T”字法装柄的,石器正面和背面棱线上方基本呈圆角,是为方便装柄而进行研磨的部位。镑形器的刃缘使用痕迹主要有石片疤、微小剥离痕、磨圆和擦痕,其按使用功能可分为砍斩劈工具、刮削器、切割器、“石凿”、小型錾凿器5类,类型最为丰富,在所划分的五类石器中用途最广、功能最多。大部分锛形器的刃面更新次数较多,说明使用频率高。19件凿形器的岩性与锛形器类似,主要为板岩和砂岩。凿形器按使用功能可分为石楔、“石锛”、小型錾凿器3类,石楔作为劈裂木材的辅助工具,“石锛”装柄后作为刮削器使用,小型錾凿器用于錾凿或錾劈较小作业对象。结合锛形器的分析结果,说明凿形器和镑形器在功能方面存在交叉,但相对于锛形器来说,凿形器的数量和类型较少。5件砺石的岩性以砂岩为主,颗粒较粗,便于对其他石器进行研磨。砺石的使用痕迹主要为研磨条痕,器表粗糙一面用于粗磨,平整一面用于细磨。5件砺石中的2件由其他石器改制而成,体现当时人们对石料的利用程度较高。10件半成品的岩性以板岩为主,还有砂岩、千枚岩和硅质岩。半成品分为制作过程的半成品、改制过程的半成品2类。制作过程的半成品只是器身打制出锛形器的基本形状,不见研磨痕迹,说明石器的制作是先打制出石坯,后进行磨制。改制过程的半成品器身经过研磨,较平整光滑,刃部有击打后形成的石片疤,旨在打制出一个新的刃面,间接展示了石器改制的步骤和过程。新岗遗址出土石器有较多改制品,包括器形的改制、小石片和废料的改制和利用,说明新岗人对石材和废料的利用程度高,也说明了石料的珍贵。根据岩性鉴定结果,出土石器多为硬度较大的板岩,经实地考察,在安徽黄山、浙江天目山等地区找到了类似石材,而在常州附近少见胶结较好的板岩,从侧面解释了新岗遗址有较多改制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