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天疱疮(Pemphigus)患者血清中多数存在抗桥粒心糖蛋白-3的IgG抗体,用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到所有病例皮损的表皮细胞间均有IgG抗体沉积以及补体C3的沉积,因此认为本病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Familial Benign Chronic Pemphigus, FBCP)又称Hailey-Hailey病(Hailey-Hailey disease, HHD)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由Ca2+依赖性ATP酶(ATP2C1)的功能异常所引起。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 GC)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释放的重要递质,除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外,还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GC是目前治疗天疱疮的首选药物之-,GC主要是与细胞浆内普遍存在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结合而发挥作用。现在认为,一方面GC在皮肤组织中聚集,从而影响局部的炎症过程,即阻止补体活化,影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的趋化,抑制蛋白水解酶及各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另一方面是通过GC的免疫抑制作用抑制致病性抗体的产生。但不同患者对GC的疗效不同,部分患者对GC治疗不敏感。这些病例的出现对临床治疗提出了严峻挑战,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为了解天疱疮和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皮损中GR的表达与GC治疗反应的关系,我们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天疱疮和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皮损中GRα和GRβ的表达,从而探讨其表达与GC疗效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40例天疱疮和30例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皮损标本均来源于1999年11月~2006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及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选取经临床结合组织病理确诊为天疱疮、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的标本。取患者皮损区组织做常规病理检查,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皮损中GRα和GRβ的表达。所有患者均无其它系统性疾病。选取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30例健康皮肤作为对照,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及取材部位与实验组患者相匹配。实验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中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以P<0.05作为显著性界限。结果:1 GRα在40例天疱疮患者表皮全层均有表达,染色深,阳性细胞数量多,其中强阳性26例,阳性12例,仅有2例为弱阳性;在30例健康对照组皮肤中,主要表达于基底层,其中阳性18例,弱阳性12例;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部分患者无表达,多数患者有表达,主要见于基底层且阳性细胞数相对较少,染色浅,其中阴性表达8例,弱阳性表达22例,这三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 GRβ在40例天疱疮患者表皮无表达,或表达主要位于基底层且阳性细胞数相对较少,其中阴性15例,弱阳性23例,仅有2例阳性表达;健康对照组与天疱疮患者的表达基本相似,其中阴性16例,弱阳性14例;而在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皮损中,GRβ主要表达于基底层且阳性细胞数较多,染色较深,无表达者相对较少,其中阳性14例,弱阳性6例,阴性10例,比较显示三组中天疱疮与对照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分别与以上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 GRα的表达在不同类型的天疱疮如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 PV)与红斑型天疱疮(pemphigus erythematosus, PE),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GRβ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4 GRα和GRβ在天疱疮患者不同性别之间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 GRα和GRβ在天疱疮患者同一皮损中的表达相关系数为rs =0.127,无显著性差异(P=0.436>0.05);在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同一皮损中的表达相关系数为rs =-0.226,亦无显著性差异(P=0.230>0.05)。6 GRα和GRβ主要在皮肤表皮表达,真皮内表达较少。结论:1 GRα的分布及表达强度依次为天疱疮组>对照组>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组,提示皮损对GC敏感,可能与GRα过度表达有关。2 GRβ在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皮损的表达分别高于天疱疮组和对照组,提示皮损对GC不敏感,可能与GRβ过度表达有关。3 GRα的表达在PV与PE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GRβ的表达PV患者高于PE患者,推测临床上治疗皮损面积相近的PV患者使用GC的量比PE患者量大可能与GRβ发挥的抑制作用有关。4 GRα和GRβ在天疱疮患者皮损中的表达与性别无关。5 GRα和GRβ分别在天疱疮和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同一皮损中的表达可能无相关性。6 GRα和GRβ主要在皮肤表皮表达,真皮内表达较少,表明表皮是GC的主要作用靶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