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渗流作用下边坡渗出层的水力梯度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ieda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矿山原地浸矿或其他岩土体渗流中,水力梯度在距出渗口较近的区域呈现非线性变化的边界效应,把这个区域定义为渗出层。渗流破坏首先开始于渗出层,渗出层是岩土体渗流的门户,渗流控制措施的最终目的是保证渗出层不遭受渗流破坏,渗出层的水力梯度变化规律既是渗流计算的关键问题,也是牵引式滑坡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现如今在边坡稳定性的研究中关于渗出层这一部分不多,对岩土体渗流破坏发生的区域、类型和演变过程也缺少相应的理论,导致相关设计规范如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中缺乏明确的规定,仅靠经验开挖导流孔或巷道等进行母液的回收,直接影响了矿山的开采效率与安全运行。鉴于此,本文将系统地探讨离子型稀土矿渗出层的水力梯度变化规律以及渗透破坏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查找阅读关于原地浸矿的开采技术、渗流规律、渗流破坏模式及机理、边坡稳定性研究内容、边坡防治相关专著论文及科学技术文献,并进行归纳和总结。(2)通过室内横向柱浸渗流试验,研究平均水力梯度与渗出层厚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入渗端与出渗端均存在水头损失的边界效应,入渗水头越大边界效应越明显,且出渗一侧的边界效应更加明显,在试样后半部分随着离出渗端的距离越近水力梯度越大且呈非线性变化。土柱的入渗水头越大即平均水力梯度越大,土柱的渗出层厚度越大;土样的孔隙比越小,渗出层的厚度也越大。渗出层内同一个过水断面处竖直方向的流速越来越大,且离出渗端越近,流速差越大。土样的平均水力梯度能反映起始水力梯度,而起始水力梯度对渗出层平均水力梯度的影响很小,所以在渗出层内流速与水力梯度满足线性关系。(3)以室内浸矿柱渗流试验和理论分析为基础,开展离子型稀土矿的室内砂槽模型渗流试验,观察测压管,得到其渗流规律,探讨坡角、上游水位等因素对边坡渗流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入渗水头的增高,试样的渗出层厚度增大。在入渗水头高度从70cm到90cm下,当坡角为45°时,渗出层厚度从93cm增长到153cm;当坡角为60°时,渗出层厚度从130cm增长到175cm。坡角越大,渗出层的厚度越大。渗出层内不同水平位置的水力梯度不同,在同一过水断面处随着水平位置的升高水力梯度减小。从入渗端至出渗端处渗透流速越来越大,渗出层内存在同一个过水断面处竖直方向的流速分量越来越大的现象,且离出渗端越近,竖直方向的流速差越大。非渗出层的渗流为达西流,而渗出层的渗流为非达西流。
其他文献
“林权”是林权改革实践中的核心法律概念。“林权”常作为政策用语使用,现行法律和法学理论未对法律视野下的林权概念予以准确界定。由于林权的客体十分复杂,理论界对于林权概
本文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和血浆血栓素B2(TXB2)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通过测定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不同分期外周血骨桥蛋白(OPN)、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eadherin)和循环内皮细胞数(CEC)三项指标水平的变化,旨在探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及测定的临床
目的: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D-dimer,D-D)的变化,探讨NT-proBNP及血栓前状态在心房颤动发生、发展与维持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