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世纪末开始,由于网络经济时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国际经济与全球市场的一体化与科技的进步等,引发了企业如何创造价值和获取价值的新思维,并大大推动了企业之间的合作需求。由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中发现,企业间合作的关系与问题,例如:为什么大多数的中、小、微企业间的合作都没有正式的书面的合同契约?是什么原因使得两个企业在没有正式的合同契约的保证下仍想再次合作?两个企业在没有正式的合同契约的保证下如何规避交易风险?什么机制使得两个企业确保再次合作能取得成功?关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学术界没有形成系统的回答,且分析较为片面,也较不深入且不具体。对于这个间题的系统回答对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策略和企业经营管理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中,这个问题的回答更加重要。对于变动的企业间合作关系而言,传统的合同契约可以帮助组织减少关系中的不可测风险和不确定性,而更多的不可见的心理契约也在发挥着作用,并且有时为双方企业是否合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故而,以此为背景本研究力图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大层面六大课题:第一个层面,企业间心理契约的构成,目前国内对该问题研究不多,本研究专注于分析企业间心理契约理论的基础;二、比较并总结国内外现有的心理契约理论研究概况;三、剖析形成企业间心理契约的构成框架,包括前因、构成要素与相互间的影响。第二个层面,企业间心理契约对企业间合作关系影响的机制研究,具体包括:一、基于心理学与社会交换理论从心理契约的角度,由个体来延伸诠释企业间的群体间合作关系;二、实证分析并建立企业间合作的心理契约指标,与其相互间的影响机制;三、就研究所得的企业间合作的心理契约指标与影响机制,企业间持续合作的实务分析与应用。本研究的意义体现在:第一,企业间心理契约理论体系的完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企业间心理契约的分析模式和构成框架;第二,对企业间合作关系的研究进行理论升华,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第三,为企业如何发展合作关系,从心理契约的构建和影响机制、提供分析视角和操作建议。本研究建立在心理契约理论研究基础之上,首先综合使用心理学相关理论、博弈论、战略管理理论以及社会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综述和研究现状比较归纳,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心理契约和企业间合作研究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亟需研究的内容和以及需要采用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模型建模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其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1)本文通过经典的重复博弈、动态博弈以及进化博弈的理论方法,从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操作层面,对企业间的持续合作问题进行博弈分析,证明了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基于企业个体的长远利益以及国家产业集群的整体利益,企业间的心理契约是存在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理性的企业个体,企业间的博弈存在着基于心理契约的动态均衡解。(2)本文利用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量表,进行了512家各种企业的调查,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企业间持续合作的心理契约影响因子,构建了企业持续合作心理契约的框架模型,即心理契约有企业实力因素、交往感受因素和相互依赖程度因素构成。而每个因素又有很多影响主要因子:企业实力主要包涵企业声誉、产品能力与员工能力三个主要影响因子;交往感受因素主要包涵密切关系、信息沟通和服务水平三个主要影响因子;相互依赖程度因素主要包涵替代难度、机会成本和共同发展三个主要影响因子。(3)利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分析了企业间心理契约的三个构成因素对企业间持续合作的影响和他们之间存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企业间的持续合作程度有直接影响企业声誉、员工能力、密切关系、信息沟通水平、替代难度、机会成本和共同发展等因子;对与企业间持续合作效率有直接影响的因子是产品能力、员工能力、服务水平和共同发展因子。而间接的影响分析则通过结合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方程分析得到。本文分析了心理契约各影响因子对企业间持续合作的影响程度,以及各变量之间相互的影响程度。本文还对结构方程分析结果结合实际进行了诠释,这些诠释对研究结论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试着用心理学与社会交换理论来完善企业间合作的心理契约理论基础、并诠释企业间的合作关系。(2)使用重复博弈、动态博弈以及进化博弈的理论方法与模型,证明企业间合作的心理契约存在均衡解,并解释心理契约存在均衡解能降低企业间合作的不确定性与企业间合作的交易风险。(3)理论分析与调查实证心理契约的构建要素和影响机制,为企业如何发展合作关系与持续合作,提供分析视角和操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