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升压AC/DC变换器的共性研究及直流变速空调控制系统的实现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120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功率因数、高效率、低噪音是电源装置和用电设备普遍追求的品质.本文以单相电源装置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控制器和高性价比全直流数字变转速空调系统的研制、开发为依托,对单相升压型AC/DC变换器和直接反电动势过零检测技术从理论和应用开发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讨论."3C"认证的强制实施,使APFC控制器在较大功率变速空调中的应用研究势在必行.结合APFC控制器的应用开发,系统研究了APFC技术的实现;针对较大功率应用场合,采用了并联交错APFC拓扑结构;综合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对APFC应用场合下的单相升压型A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进行了归纳总结,部分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类拓扑所具有的功率因数校正功能.(1)对传统升压型APFC拓扑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双闭环控制原理建立了Pspice仿真模型,对理论分析给予了验证;针对传统升压型APFC控制器,详细阐述了参数优化、器件选型、PCB设计等设计要点;分别以UC3854BN和L4981A/B为控制芯片实现了单相APFC电路,并进行了性能比较;较UC3854BN而言,以L4981A/B实现的APFC控制器具有更宽的电压适应范围、更小的电流交越失真、更强的带负载能力等优点.(2)结合电感绕制(分立、耦合)和驱动方式(同步、分频和移相)的不同组合,将两级并联交错APFC拓扑与传统升压型APFC拓扑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性能比较,并通过实验给予了验证.(3)基于单相APFC实现的基本思想,对单相升压型AC/DC变换器进行了一般性归纳,总结了三类拓扑结构.直接反电动势检测技术的应用降低了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电控系统的复杂性,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结合直流变速空调外机电控系统的开发,从理论上对反电动势过零直接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就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1)从理论上对间接反电动势检测原理和直接反电动势检测原理进行了分析;针对间接反电动势检测方案的不足,介绍了直接反电动势检测的优点;针对无位置传感器BLDCM系统的预定位,介绍了一种新的转子预定位方法--"一次—三相导通"预定位方式.(2)描述了无刷直流电动机专用控制MCUST72141对直接反电动势检测方案给予的硬件实现;采用ST7214l实现了低成本、高性能直流变转速空调外机控制最小化系统,着重介绍其硬件、软件设计;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直接反电动势检测方案对PWM斩波频率的依赖及相电感续流对反电动势过零检测的不利影响.(3)结合直接反电动势检测的实现特点,选择了适当的PWM斩波方式--H_PWM-L_ON;针对相电感续流对反电动势过零时刻检测的影响问题,采用了加速退磁技术,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加速退磁的有效性,由实验结果给予了验证.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性能、低功耗、便携式等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对电源管理IC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源管理IC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利用Matlab仿真程序的Power System工具箱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各种运行状态进行了仿真。选取合适的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发电机失磁保护判据的神经网络实现;采用双正交紧支小波分析定子电流,用小波阈值法闭锁发电机机端与主变高压侧发生短路的情况;合理的选取训练样本,用神经网络来闭锁发生振荡的情况。结合上面所述就得到了完整的失磁保护方案。本文还进行了用松散型小波神经网络闭锁振荡与外部短路情况的研究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与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50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一氧化氮、空腹血糖、总胆固
在变电站中,接地网是其电气设备的公共参考地,它需要能够保证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将地电位迅速降低到人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范围内,同时避免高压对电网二次设备的伤害,保障人员和设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前安装在电力系统各厂站的微机保护和其它自动装置,其采样多是在各自晶振控制下自由进行的,彼此之间不存在同步。要实现同步,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各个厂站的采样时钟同步运行,同时这种同步必须是远距离的、准确的和高度可靠的。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DS80C320高速单片机的GPS卫星同步时钟。它由接收机、中央处理单元和输出接口组成。若给电力网中各厂站和各级调度中心都配置上接收机,利用接收机提供
本文首先介绍IEC61850的背景、体系、特点和内容,深入探讨了标准本身。然后分析了该标准在国内电力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预见性地指出标准普及应用的大致步骤,可以对今后
本文首先对瞬时值控制逆变技术状况进行了概述。然后通过对滞环瞬时值控制技术和固定开关频率的SPWM(正弦脉宽调制)瞬时值控制技术的比较以及电感电流反馈与电容电流反馈方案的比较,分析得到了采用输出电压和电容电流瞬时值反馈的电流SPWM控制技术逆变器的特性。并对采用输出电压和电容电流瞬时值反馈的电流SPWM控制技术逆变器建立了仿真模型,制作了原理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证实了该逆变器具有开关频率固定,输出电
本文在分析基于用地仿真法的空间负荷预测的基础上,对基于用地仿真法的空间负荷预测进行了改进。在小区划分方式上,结合我国电力部门现有的分块方式,提出首先按照行政区、道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