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国家政策大力倾斜中职教育,社会经济也更加需要技能型人才,所以中职教育已形成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人从事中职教育,发现中职生家庭结构存在单亲、重组、留守的特殊现象比较普遍,同时整个中职生群体也存在大量的行为问题如懒散、打架、抽烟、无上进心等现象,所以我们推测家庭结构可能影响学生的应对方式。那么,这种影响的内在机理可能是什么?本研究共分两个阶段进行探索:第一阶段探索中职生家庭结构和应对方式的关系,并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第二阶段则进一步探索中职生主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教养方式在家庭结构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一采用自编《中职学生家庭结构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调查重庆工商学校1000名学生,回收有效问卷901份,得到以下结果:家庭结构和自我效能感,家庭结构和应对方式都显著相关,比较而言,一般家庭结构的学生自我效能感更高,应对方式上也更积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简易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总应对倾向有显著正相关,即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积极应对得分也越高,总的应对倾向也更加积极。一般自我效能感能够在家庭结构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研究二采用自编《中职学生家庭结构调查表》,《青少年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SSS-A)》《简式父母教养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重庆工商学校500名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46份,结果显示:家庭结构对中职生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没有显著影响;家庭结构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拒绝不存在显著相关,与母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保护方面有存在显著负相关。父母的情感温暖会在家庭结构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由研究一可和研究二的中介效应结果,可构建链式中介效应,即家庭结构会影响父母给予学生的情感温暖,进而影响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再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应对方式。家庭结构→父母情感温暖→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的应对方式。具体的影响效应因研究二无应对方式的数据,所以需要进一步证实。教育建议:注重家庭教育,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家庭环境,从家庭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安全感;父母应具备良好的处事风格和行为习惯,为学生做好榜样,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促使学生积极应对社会事件。特殊家庭结构的家长应尽可能做到对学生成长的陪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情感温暖,以提高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应为学生提供充足能够展现自我的机会,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有更多途径获取自信。重视学生客观合理的自我认知,避免盲目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