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人肝门部胆管癌组织原发灶和转移灶裸鼠种植模型,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及建立模型的方法。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人肝门部胆管癌组织,包括原发灶和转移灶两部分。取一部分原发灶和转移灶组织,迅速制成1mm3的小组织块,通过皮下种植分别建立转移灶、原发灶动物模型,并进行传代接种观察;6-7周后切取模型瘤组织移植于同系同品种Balb/c裸小鼠不同皮下,进行传代种植,共三代。记录每代肿瘤生长的潜伏期,每5天测量肿瘤体积,记录肿瘤外观,裸鼠生活情况。处死荷瘤鼠时观察有无肝、肺转移并行病理检查。各代模型瘤行系列检查并与人肝门部胆管癌标本进行比较并观察肿瘤病理结构;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FGF2),确定胆管癌瘤株表达上述肿瘤标记物强度。流式细胞学检测S期时相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比率;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及组织细胞液中糖链抗原242(CA242)、癌胚抗原(CEA)的水平。结果:移植瘤外观:类椭圆形,肿瘤可推动,解剖见肿瘤与裸鼠皮肤无粘连,易分离,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可见毛细血管与肿瘤相连,瘤质韧,切面呈鱼肉状。HE染色呈低分化腺癌表现:癌细胞核深染,增大,形状各异,可见双核,核浆比例明显增大,细胞排列不规则,无腺管样结构形成,与人肝门部胆管癌病理表现相同。肝、肺未见转移。第1代至第3代部分移植瘤晚期可见恶液质,但均未见肝、肺转移。SABC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CNA、VEGF、FGF2在模型瘤组织中均有高表达。流式细胞学检测:各转移灶组S期时相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原发灶组。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CEA、CA242均为阴性。3代模型瘤生长曲线显示:第3代模型瘤生长较稳定。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肝门部胆管癌裸鼠模型瘤从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学等方面,均符合恶性肿瘤的特点,与人肝门部胆管癌生物学特性一致。第3代肝门部胆管癌裸鼠模型瘤生长已经稳定,可以作为人肝门部胆管癌的动物模型,为胆管癌的基础研究及治疗提供了实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