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酵母中sRNA干扰功能的研究及转座子CN1的敲除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ao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neoformans)作为一种人类的条件致病真菌,属于担子菌门,主要感染免疫力缺陷的人群,引起致死性脑膜炎等隐球菌病。对该菌的深入研究可以有助于人类揭示其致病机理,从而开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本文主要以隐球酵母的small RNA为切入点,探究其在隐球酵母中的部分功能。  RNAi现象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在真菌中的研究由于起步较晚,对其RNAi的机制虽有初步了解,但对其中是否存在microRNA却报道很少。我们从已构建好small RNA靶序列文库中及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结果中,分别挑选五种小RNA进行干扰性方面的研究,将其插入到URA5基因终止子位点,在4500FOA菌株中探究其功能,从而发现部分小RNA具有干扰作用,另一部分干扰作用不明显。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有干扰作用的转化子中URA5基因的转录水平明显下降,进一步证实了这五个小RNA为干扰性sRNA。  CN1转座因子中包含有两个 sRNA,而在Δrdp菌株中,CN1基因表达量升高明显,为野生型的十倍以上。众所周知,RDRP具有级联放大效应,能作用于siRNA使其表达量成倍增加。所以我们猜测CN1基因可能是这两个sRNA的靶基因,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们构建了CN1基因的OSCAR敲除质粒,希望通过基因敲除及回补实验来探究siRNA的靶基因。
其他文献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下游产物的纯化方法不断提高,目前纯化重组蛋白较为有效且普遍的方法是亲和层析技术。亲和层析技术的优势在于纯化蛋白高效,存在的不足是载体价
于杭州市郊采集一点红萝卜植株,提取叶片组织中的dsRNA,获得2条大小在1700-2000bp范围之内的dsRNA条带。此结果与我们以前报道的结果类似。采用SPAT和RT-PCR方法获得上述dsRNA
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 I/R)损伤是一个全身性的反应,某个器官的I/R损伤可引起其他器官不同程度的损害,即远程器官的次级损伤。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 OF
本文对乳腺癌细胞中EF1α对ATF4以及ATF4对MCP-1的调控进行了研究。乳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是引起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由于增殖快速,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较快的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