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中的情爱与革命化的情爱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20年代后期,以“太阳社”的创作为肇始,“左翼文学”发展到茅盾,这期间情爱与革命是并行不悖的,情爱的释放与集体的革命激情并不矛盾,“情爱”还并未完全沦为一种道德论断“资源”,女性的身体并未完全被急功近利的革命意识形态挪用为“批判的武器”,或者成为不同意识形态彼此颉颃互竞的“战场”,前者并没有试图侵入后者的叙事场域,将之加以改造,使之意识形态化,情爱基本上还是一个属于人性本身范畴的中立化语词。另外从创作者身份看,“左翼文学”文本的创作者多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创作者本人投入文本,对主人公的想象与创作者自身角色合二为一的叙事状态,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作者自身的情爱表达,而当这一部分知识分子身份的作者把目光投向民间,试图去表现“革命在底层引起的风云激荡”时,对民间人物情感的关照,往往流露出五四启蒙传统的底色。到了延安文学时期,五四启蒙时期知识分子积累起来的精英意识开始受到颠覆。知识分子的情爱言说,尤其是对民间情爱的言说开始受到意识形态色彩浓郁的文艺体制的严格规训,知识分子自身的情爱表达也形成了某种中断。与此同时,政治意识形态也开始了对民间文化伦理的重塑,以防后者的不羁与活泛逸出预设轨道,削弱革命的文艺表达。而到了“十七年”文学时期,知识分子对自身的情爱表达随着《青春之歌》等作品的出现,似乎得到了延续,但细加分析就不难发现,此时重回文本的知识分子形象,相较左翼时期,其身份已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从革命道路的指引者一转为被指引者,具有了“赎罪人”的身份,其在现代革命中的历史定位也得到了某种“调整”。而此时文学的情爱叙事呈现出一种更加标准也更加合乎“规矩”的叙事态度和叙事策略。性与爱相分离,在革命的对象这一面,只保留了对“性”的叙写,并常常将之转换成“兽欲”的同义词,革命对象、阶级敌人一般都有性无爱,反之,革命主体往往有爱无性,根据情爱的叙写对象,分别进行了由表及里、由语词到意义内涵的重新修饰,重新编码。从“左翼文学”到“十七年”文学,由革命中的情爱到革命化的情爱,其中展现的其实是两种不同“质”的叙事资源;同时与红色革命理论本身的“政治神学化”追求有莫大关系。而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权威性与民间道德伦理的舆论制约性浑然一体地结合,也是利用了情爱在民间文化伦理形态中的某种“不合法性”。
其他文献
针对某产品进行了熔敷铜带熔敷焊工艺开发,进行了焊接质量管理研究。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焊接缺陷与熔敷铜带性能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熔敷铜带自动超声无损检测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有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措施和方法,从而相关的实践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4例为研
目的:探讨双极等离子电切技术在子宫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优势,以进一步推广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9月在我院妇科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
管片拼装是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一环。由于盾构姿态控制不当及其他因素,管片拼装错台、椭圆度失准等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而传统的人工抽检方法效率较低且检测范围有限,使
本文试通过“我”所实践的“版画”,讨论“艺术”于人的重要性,从而展望“版画”未来的发展。当然,“艺术”是通过艺术作品具体的外在形式呈现的,但是,所谓未来,并不应该仅仅
<正>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应急管理,我们可能每年都会遇到,而且越来越多,尤其是21世纪以来,突发事件越来越频繁。在我看来,这些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公共卫生事件,像SARS、甲
讨论了振动测量系统产生误差的来源,主要分析了瞬变温度对振动传感器的影响和现有校准方式产生的误差对振动测量的影响,提出了减小误差的方法。此方法能提高振动测量的可靠性
政府既不应不作为而默认这种不平等的存在,更不能以自己的行政行为加剧这种不平等,政府所应做的就是优先考虑穷人、弱势人群的利益,以此来防止不平等状况恶化。
为了探索火力电厂尾气中二氧化碳的生物利用,将取自电厂的尾气、模拟配制的尾气和由电厂尾气提纯的CO2通入螺旋藻培养液,探讨电厂尾气、人工配制尾气和纯CO2对螺旋藻生长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