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渣酸浸湿法解毒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23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加剧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许多城区工业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湖南素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重金属污染的历史包袱沉重。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让湘江流域成为全国首个从国家层面主导的重金属治理区域。其中,铬渣污染是众多重金属污染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铬盐生产企业对堆放铬渣的场地没有采取防渗措施,有些甚至直接堆存在重要的水源地和人口稠密地区,污染情况十分严重,Cr(Ⅵ)进入周围土壤和地下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人类健康带来威胁。因此,对铬渣及其污染土壤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已成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和人类健康的当务之急。本文针对湖南衡阳石鼓区历史遗留铬渣,通过实验室方案比选研究,确定了湿法(酸法)解毒工艺,并对该工艺的工程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主要结论如下:Ⅰ.实验室解毒方案比选和论证1)对比铬渣作为水泥矿化剂、替代白云石用于烧结炼铁、旋风炉附烧、用作玻璃着色剂等干法和湿法解毒技术进行方案粗选,综合考虑该铬渣现状,治理效果、治理后的稳定性、操作条件、方法特点、技术成熟性、经济成本和本课题的适用性等因素,预选方案为湿法解毒处理工艺。2)为进一步科学制定治理方案,设计如下四组试验铬渣土直接水泥固化试验、铬渣土碱法解毒试验、铬渣土酸法解毒试验、铬渣土酸法解毒后渣土水泥固化试验,经过试验论证,结合经济成本及该铬渣特点确定选择铬渣酸法解毒进行治理。并且,通过实验室试验得出最佳解毒条件为硫酸添加量为0.02ml/g、粒度为-100目、固液比为1:3、浸出时间为2h、硫酸亚铁为渣量的10%。Ⅱ.工程应用主要结论1)本工程最终设计的工艺流程为:鄂式破碎→湿式球磨→溜槽进料→↗滤液循环利用反应槽搅拌反应→压滤↘滤饼安全填埋;2)本工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铬渣粒度,浓硫酸注入量,还原剂添加量,搅拌反应时间以及实际工程操作中个步骤的顺序和衔接时间。经工艺调试确定的主要工艺参数--粒度-100目进料0.5h→搅拌0.5h→注入浓硫酸至pH为5.0-5.5→搅拌0.5h→添加渣量10%的硫酸亚铁→搅拌反应1h;3)从生产调试至工程结束,化验室总计自检850个样品,按照一般固体废弃物填埋标准,其中六价铬有11个样品不合格,合格率为98.7%;总铬总计检验850个样品,合格率为100%;pH、含水率合格率为100%。第三方监测机构衡阳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为样品总计515个,其中六价铬有7个不合格,合格率为94.8%;总铬、pH、含水率合格率均为100%。监测结果表明,铬渣经过湿法解毒后,各项指标达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的要求。工程项目已于2013年1月顺利通过湖南省环保厅组织的工程验收。
其他文献
着眼实现强军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部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更新教育理念,用全新视野和创新思维采筹划实施理想信念教育;遵循信念生成规律,在优化实施过程中增强教育针对
人类自进入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气候变暖。据有关资料统计,在过去的100年当中,人类共消
<正> 作者经廿四年的观察逐渐认识到,由于常规的红土化作用,超基性岩石中少量但均匀分布的金,可能经化学溶解和再沉淀而形成具有经济意义的砂矿。 1955年,作者在对法属圭亚那
本研究通过深入到部分幼儿园各年龄班孩子的生活现场进行观察,了解幼儿教师在教学与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待不同性别的幼儿,如何与不同性别的幼儿进行对话与互动。本研究主要采取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而形成的一个高新技术群.是一个多学科体系。文中对先进制造技术中精密化和自动化进行了阐述,说明了只有利用先进制造技术
<正>目前,以"包工头"牵头组成的劳务队伍是中国建筑劳务的主流群体。一般施工企业与他们之间不签订劳动合同,而是由"包工头"出面签订"内部"承包协议。"包工头"以带队和零散用
《行政诉讼法》自1989年颁布,1990年正式实施以来已是二十三载,但其实践反馈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依然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因此,2013年12月23日至12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十二届
褥疮又称席疮,是久病体虚、卧床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延长病程甚至危及生命,因而防治褥疮是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故褥疮各期的辨证施护对防
目的了解万盛经开区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高血压等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镇与1个街道的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
网络政府信任危机的形成与社会整体信任度降低、政府官员行为失当、错误言论、网络舆论群体事件等因素有关。化解网络政府信任危机对提升政府公信力、增加执政合法性、提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