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规则》的法律适用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d986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日渐消融,北极航道的经济价值与北极水域的能源价值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与重视。在此背景下,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 ization,以下简称IMO)于2015年出台了《极地水域船舶作业国际规则》(以下简称《极地规则》)。《极地规则》是IMO为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与防止环境污染制定的技术性国际规则。该规则是以《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和《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三大公约的修正案为基础而构成,因此沿袭了这三大公约的技术性、前瞻性等法律属性,并对缔约国具有强制约束力。与其他国际海事公约相比,《极地规则》制定和适用的过程均展现出其作为针对极地区域的强制性法律规则的特点。作为近北极国家,我国一直以来高度关注北极地区的发展与治理,积极参与北极事务,于2013年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正式观察员国,并于2018年1月26日发布《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对我国而言,《极地规则》是参与北极活动最重要的游戏规则,也是参与北极治理的重要切入点,理解与掌握这一规则将为我国北极战略的发展提供法律和技术基础。本文通过研究《极地规则》的立法进程、主要内容、法律适用基础、适用范围和未来发展等内容,对《极地规则》的法律适用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进一步实现白皮书中所确定的“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学习与引入IMO先进海事立法理念;第二,强化《极地规则》在我国国内履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第三,倡导以《极地规则》为核心的统一标准;第四,强化对极地地区新议题的辨析与应对能力。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课题以取代苯胺合成的靛红为起始原料,通过格氏、Michael加成、酰胺化以及成环等反应合成得到四氢哌啶[2,3-b]吲哚类似物。然后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以期得到活性较
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而现有医疗资源仍存在总量不足与分布不均的问题,能够满足人们实时掌握自身健康状况的各种便携、袖珍、智能的生命体征检测设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低噪声、低功耗、抗干扰能力强的生物信号获取模拟前端作为前述设备的关键模块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相比于无线传输方案,有线传输方案的抗干扰能力更强、成本更低,且不存在续航问题。又介于USB Type-C接口的广泛普及与耳机线接口逐渐被放弃
水分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研究植物根系对水分的适应性对明确高寒牧草的抗性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糙毛以礼草可以从低湿滩地向风沙沉积区扩展形成优势群落,是青藏高原
目的了解不孕症患者心理弹性、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及益处发现水平的现状,分析心理弹性、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及益处发现三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探讨三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不孕症患者益处发现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对2018年12月~2019年10月在锦州市某医院进行治疗的220名不孕症患者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家庭亲密度与适应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区间运行缓冲时间具有提高列车运行准点率、提升列车运行图抗干扰性以及降低列车运行能耗的作用。本文在考虑列车区间运行时间偏离特性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站间距及线路条件等因素,以列车区间运行时间偏离程度和列车运行能耗加权和最小为优化目标,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各站间区间的列车运行缓冲时间优化设置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总结了缓冲时间的定义与分类,分析了既有缓冲时间设
随着国内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行业随之兴起并衍生了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商业模式;各公司为了争抢有限的市场份额、在资本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则出现以不同的财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曾出现乐视网、ST鞍钢、晨鸣纸业等通过调节所得税费用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由于企业通过递延所得税项目调节财务表现的行为较为隐蔽,未能引起投资者的足够重视,便滋生了企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