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入21世纪,中国电视文化翻开了新的一页。伴随着电视制作理念的频频创新,转型期的本土电视文化呈现出争奇斗艳的热闹景象。显然,这已成为当下媒介文化的重要景观之一。与之相应,电视节目的生产与消费,也引发了实践应用层面、理论研究层面的热烈探讨。不过稍显遗憾的是,现实的电视理论研究却并不令人乐观,呈现出的局面是热度有余,深度不足。事实上,在经济、政治、社会及文化势力的交汇冲突下,电视文化本质上体现了对权力关系的不同要求和权力运作的不同方式。因此,权力即是我们拨开云雾、直击中国电视文化内核的关键。是谁在使用和影响电视?影像文化背后的权力资源又是如何运作的?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深思。为此,本文试引入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媒介思想,以期为现有的中国电视文化提供又一深度分析的理论工具。
论文将分为以下五大部分进行论述:
引言部分首先介绍国内关于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概况,学者在该领域中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其不足之处,以及笔者研究思路与方法。
论文第一章,笔者首先梳理布尔迪厄的学术轨迹,以把握布尔迪厄理论的整体脉络。其次,归纳布氏社会学思想的核心方法论,即以场域、资本、惯习为理论基点的实践与反思。最后,引介布尔迪厄的媒介思想,并探讨将其社会学理论引入电视文化研究的可为之处。
论文第二、三、四章,着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个案研究,以展示用布氏话语体系剖析当前中国电视文化的基本路径。诚然,对于中国电视文化的讨论是一个巨大的课题,限于篇幅,本文仅选择当前中国电视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本——电视新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以及电视剧进行分析,并辅之以新近兴起且势头迅猛的电视媒介现象作为佐证。
论文第五章,笔者将以布尔迪厄的“知识分子”理论作为理论蓝本,对中国电视文化中的“电视知识分子”现象予以重点考察。笔者以为,在市场条件下,文化资本的运作是电视文化生产的重要方面。对文化资本的控制和媒体的掌握,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文化倾向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取向。因此,对于文化尤其是电视文化的生产者,我们不应等闲视之。在最后的结语中,笔者再次强调了采用布氏媒介观研究中国电视文化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尤其是他的场域、文化资本、符号暴力等理论资源,将为我国现有的电视文化研究打开新一扇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