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合成孔径雷达(SAR)以其高分辨、全天候、全天时等特点在军事、环境监测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在对SAR图像进行拼接、融合、变化检测等操作前,需将来自同一地区、同一传感器不同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孔径雷达(SAR)以其高分辨、全天候、全天时等特点在军事、环境监测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在对SAR图像进行拼接、融合、变化检测等操作前,需将来自同一地区、同一传感器不同时间获取的图像在空间上进行配准,消除因获取图像的时间、角度、环境等的不同造成的图像间平移、旋转、伸缩及局部形变等问题。因此,在图像处理领域里,图像的配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待处理图像特征空间的不同,配准算法可分为基于区域的配准与基于特征的配准两大类。基于特征的配准方法通过对提取的图像特征进行描述和匹配,具有比基于区域的配准方法具有更高的鲁棒性和可靠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图像配准领域。本文针对含有变化区域的SAR图像配准问题,围绕基于特征的SAR配准方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提出了基于匹配点对约束和三角形网的有变化区域的SAR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特征点匹配策略对提取的特征点进行初始匹配;然后根据三角形网结构不依赖于具体图像结构的性质,将其应用到匹配特征点对约束和寻找最佳匹配点对中,具体地,分别利用两幅图像中的匹配特征点在对应的图像中构建三角网,进行同名三角形对搜索和采样三角误差计算,将最小误差对应的三角形顶点对作为控制点对以求解变换矩阵。通过分析本章算法的配准实验效果可知,该算法在提升特点匹配对质量的同时,通过局部虚拟结构的分析再次提升了配准精度。(2)提出了基于相位信息的主干边缘提取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边缘直线段对匹配的SAR图像配准方法。结合改进边缘提取算法和相位边缘图用于提取线元,通过线元生长和直线拟合得到主干边缘图;将主干边缘分解为若干以两个端点描述的直线段,通过距离、夹角等构造同一图像中两两直线段间的语义关系描述,并将得到的关系向量作为线段对的描述向量;构造两幅图像间的线段对的相似度量矩阵寻找匹配线段组,对每组匹配的直线段对构造一对匹配点对;最后利用所有得到的匹配特征点对计算仿射矩阵。实验结果显示该基于线段对匹配的配准算法应用于SAR图像配准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双旋翼多输入多输出系统(TRMS——Twin Rotor MIMO System)是控制系实验中心从英国引进的一套控制实验教学设备。它不但可以作为控制理论研究的实验平台,也可作为一种通用的
复杂产品通常涉及机械、电子、控制、软件等多学科领域,其中各个部件或子系统都可能由多个学科领域的千万个零件构成并相互作用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概念设
进化计算是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内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也是智能信息处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种基于生物进化原理的优化算法,进化计算与其他优化算
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算法(EZW)不仅具有较高的压缩比,而且具有渐进式编解码、低运算复杂度等许多新的特点。近年来,出现了许多EZW 的改进算法,等级树集合分裂算法(SPIHT)是其中的优秀代表。然而,遥感图像数据压缩具有数据相关性小、纹理复杂丰富、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等特点,如果直接使用标准SPIHT 算法,其重建图像质量往往达不到应用的要求。尽管J. M. Shapiro 提出的小波系数零树描述
工业过程中的时滞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大时滞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系统的超调量变大,调节时间大大加长,甚至出现振荡、发散,从而使系统的动态品质明显变差,尤其对
群集运动是多智能体系统的一种整体性的运动行为,它的表现为多智能群集中的所有智能体,会自发的聚集,然后有序的以一定的速度运动。它是机器人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当前对群
在线性最小方差最优信息融合准则下,对多传感器系统用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基于ARMA新息模型,应用加权观测融合方法与集中观测融合方法的完全功能等价性,提出了多传感器加权
随着混沌同步技术研究的发展,硬件水平的提高,混沌同步技术逐步走向实用化,混沌保密通信是其实用化研究的热点,如何构造高效、实用、安全的混沌保密通信是关键。近些年,复杂网络受
压缩感知是一种以远低于奈圭斯特频率采样然后重构信号的技术,它首先通过一个观测矩阵进行非自适应线性采样,然后建立一个优化模型通过解决一个最优化问题,从而完成重构信号
近年来,机载激光测距(Light Detect and Range, LiDAR)主动遥感技术以其高空间分辨率、高自动化数据采集效率而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森林监测以及城市建模等多个领域。但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