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大量地转移到发达地区,流动儿童引发了政府和众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然而与劳动力转移相伴生的另外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格局以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城市中农村人口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各方面都受到限制,因此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老家。这部分无法与外出父母共同生活的儿童便成为了留守儿童。在父母长期缺失的情境中,留守儿童如何处理社会化中的种种问题?这些特殊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又是怎样的状态?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长期深入的调查,深度发掘他们的内心世界,运用民族志的写作手法展示了两位留守儿童特殊的社会化经历。在深度访谈与观察的基础上,研究发现疏离普遍存在于这些家庭中。造成疏离的主要因素包括:第一、社会化初期父母缺失—价值观差异。由于父母的外出,留守儿童在社会化早期缺失了原本应有的榜样人物—父母,他们只能转向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个体或者群体作为榜样人物,从对这些个体或者群体的观察和模仿中习得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同时由于缺乏日常直接的互动,外出父母既无法完整系统地将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传递给子女,也无法教化子女认同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等。随着社会化的进行,儿童渐渐走向了少年期,此时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行为处世的方式已经基本形成,可是这些贯穿个体生命历程的重要思想和理念却是在父母缺失的状况下产生并稳定下来。留守儿童通过模仿学习其他社会化主体而内化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必然会与父母产生冲突。第二、长期空间隔离—感情沟通少。长期的两地隔离使得留守的子女很少能与父母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互动,他们只能靠电话保持联络。这种依靠通讯工具建立起来的联络和交往通常以言语为媒介来传达感情。然而中国传统的文化是讲求内敛和含蓄的,尤其在“乡土社会”中,这些面向黄土背朝天的人们不善言辞,也羞于用大胆夸张的言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长期留守在农村的孩子在既得不到父母实际行动的帮助和关爱,也得不到父母言语上的呵护时,便认为父母并不像其他人的父母那样疼爱子女,继而疏远父母。第三、教育背景差异—减压功能不足。当留守儿童进入学龄期尤其在中学后,他们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十分渴望来自父母的支持和鼓励。然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通常教育文化水平较低,无力承担儿童的学业辅导,这容易引发留守儿对父母的不满。同时由于长期在外务工,父母无法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中的关怀和照顾,引发了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加剧了其对父母的不满。第四、随着社会化的进行,儿童从幼儿期进入了青春期。处于青春期的个体,自我意识增强,开始要求独立行事,摆脱成人的控制和支配。发展了的自我使他们羞于向家长倾心交谈,向成人封闭心扉。同时转向同辈,寻求友谊,建立自己的初级群体。这种情况在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中尤其突出。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同辈群体便成为了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中最亲密的初级群体。他们往往视朋友或者同学为倾诉和求助的对象,父母则被他们搁置于内心世界之外。同时研究者发现个案中,不同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的疏离机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的疏离程度也更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儿童社会化的各个主体相关:抚养人的文化素质以及行为方式差异、父母的教育期望不同、“榜样人物”的选择以及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差异等。在对这些现象反思的基础上,研究者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当前农村教育的目的和功能,针对当前农村公立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如何运用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正常社会化进行引导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