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理论视角下中国古诗英译的意境传递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dyt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诗歌,非常注重意境的营造。意境作为古典诗歌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其魅力也正在于以有限的用词表达无穷的整体意蕴。追溯中国古诗英译的历史,不难发现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更多的强调诗歌音、形、意的实现,而忽视了诗歌的另一个主要元素:意境。意境指的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意境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美学特征和情景交融的表达特征更是增加了意境创造的难度。由于意境创造的实质在于追求“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意境传递仍是一个相当难以探索的领域。  本文试图从格式塔理论角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意境的传达。格式塔理论强调人的知觉和行为的整体性,而诗歌翻译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语言成分的叠加,而是言、象、意及其结构的高度整合,因此格式塔理论对诗歌翻译具有不可否认的指导意义。  在翻译诗歌时,译者要综观全文,充分地分析和理解全文,注重文本的整体性,把握诗歌的审美空白,印证诗人的审美情形,还原诗歌所体现的内容,从审美感受和语言表达上实现有效的转换,从而传达诗歌的意境,使其最大程度上接近原作。  总之,在古诗英译中运用格式塔理论研究诗歌翻译的意境传递,能为翻译研究者提供新颖视角及科学的途径。
其他文献
嗓音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能最简单有效地区分同发音部位塞音的清浊对立。本研究以VOT为测量手段来研究普通话儿童塞音送气对立习得的过程。我们跟踪调查了一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