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乳腺癌是我国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现成为女性致死性肿瘤的第一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年的新发病例数达16.9万,每年的增长率达4.476%,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乳腺癌成为我们女性健康的头号威胁。而乳腺癌是一类受激素受体调控且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不同分子亚型、肿瘤的特征等一些特质性指标都将影响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复发转移率及预后。本研究通过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及湖南省肿瘤医院近年来收治的有完整后期随访记录的乳腺癌患者的资料,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患者的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及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收集2007年1月-2010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及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记录及数据的108例Ⅰ-Ⅲb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绝经与否、肿块大小、肿块有无钙化、分子分型、组织学分期、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状态、维生素D受体(VDR)的状态、辅助治疗的情况以及出现转移的时间及部位,分析各种因素与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的关系。运用SPSS19.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对数检验,找到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因素,然后运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根据多因素有意义的项目运用Kaplan-Meier法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1、单因素分析示:年龄、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肿块内有无钙化、肿瘤内VDR表达及辅助化疗对患者DFS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示: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辅助化疗、肿块内有无钙化及肿瘤内VDR表达对患者DFS是独立的影响因子(P<0.05)。分子分型、月经状态、病理分型、ER、PR、Her-2状态对患者DFS的影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2、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肿块内出现钙化、VDR表达阳性、以及术后化疗出现复发转移的时间更晚,行蒽环结合紫杉类联合化疗方案的患者中位生存情况更优。患者发病年龄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多的患者更早出现远处转移。3、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最常出现转移的部位依次为骨、肺、腋窝淋巴结。所有出现骨转移的患者中,以腰椎转移的最多(42.8%)。而出现非内脏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好,其中位的DFS为30个月;出现内脏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中位的DFS为20个月。在所有转移中预后最差的为脑转移。[结论]1、原发性乳腺癌肿块钙化和VDR阳性表达可能复发转移更少,预后更好;术后化疗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2、年轻的原发性乳腺癌或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更易出现复发转移。3、原发性乳腺癌最常发生骨转移,内脏转移预后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