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民族旅游在我国开始成为除山水风光旅游、文物古迹旅游之外的又一大特色旅游产品。随着民族旅游产业的不断完善、发展,人们对民族旅游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其中“旅游动机产生于文化的差异”的观点已经普遍被人接受,但对旅游行为的文化影响却没有太清晰的认识。为此,本文以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对该县的调研,来研究民族旅游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得到准确而又详实的资料,笔者前后四次到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调研,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且查阅了很多当地的内部文件。这些工作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前郭县的基本情况和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前郭县的历史沿革、自然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并通过旅游资源与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经济效益两个方面,介绍前郭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前郭县蒙古民族文化变迁的表现。民族文化的载体很多,笔者根据调研的资料将前郭蒙古民族文化分为三部分:有以服饰、饮食、居住和出行方式为代表的生活方式文化变迁;有以马头琴、“那达慕”、舞蹈和生活消费为代表的娱乐与消费文化;还有以语言、医学、宗教为代表的语言和观念文化。通过对这三部分文化现象变化的介绍,来说明前郭蒙古民族文化变迁的情况。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前郭县民族文化变迁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因素。笔者首先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最外层是生产文化,中间层是社会文化,最里层的思想文化。然后,利用文化涵化、文化传播和文化再生产三种理论来解释文化变迁的机理。并结合前郭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影响前郭蒙古民族文化变迁的现实因素。第五部分主要论述旅游产业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影响。笔者先从旅游者对当地文化产生示范效应的两种情况开始论述,进而详细分析旅游产业对生产文化、社会文化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并对“商品化”的观点进行了反驳。第六部分是全文的结论部分。根据前面的论述,笔者提出了五个结论,特别是创新的提出了“发展旅游产业对民族文化具有选择性保护的作用”和“民族文化变迁的斜坡理论”这两点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