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社会高速迅猛发展,但由于发展初期更注重经济的快速发展选择了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忽略了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伤害,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维护自然生态环境,追求经济和环境的和谐统一与发展,我国开始重视绿色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绿色产业迅速兴起。绿色金融由于可以为绿色产业提供资金支持而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绿色融资工具开始被大多数企业使用,兼具了“债券”与“绿色效益”两方面需求和功能的绿色债券应运而生,成为了助力绿色金融市场大力发展的融资工具之一。自2016年底以来,中国绿债交易市场蓬勃发展,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交易市场。债券发行者怎样使所发行的绿色债券的“环保绿色”特性在交易市场上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做法是,委托独立或专业性的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对其拟发行的绿色债券提供“第二意见”或“第三方认定”。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调查后发现,经过绿色债券第三方机构的评审认证,一方面对绿债的发行者有益,因为通过第三方认定可增强绿色债券的公信力以获得更多的潜在投资者,从而减少了发行成本,另一方面也对投资者传递绿色低碳经济的投资理念信号和节省投资前尽调时间和精力有益。目前,我国的一部分绿色债券在发售之前都会进行独立机构的第三方评审认证。所以,对绿色债券进行第三方评审认证是否会减少其发行成本,缩小其利差呢?目前的有关文献中,主要有关于绿色债券第三方评审认证的为定性分析,定量研究较少。本文主要着眼于第三方机构评审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本文在对国内外已有关于绿色债券利差和第三方认证的文献汇总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绿色债券的信用利差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第三方认证、第三方认证机构权威性、绿色债券的债项信用等级作为解释变量,并选择了发债主体的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年限、同业拆借利率等作为控制变量,构建基本模型。然后,再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22日的中国境内发行的绿色债券的样本,经过样本的筛选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数据做回归分析,并做稳定性检验。通过上述的实证与分析过程,本文大致得到了以下结论:(1)通过独立第三方机构对绿色债券所进行的专业化评审认证,大大增强了绿色债券“绿色”特性的公信力,因而第三方认证与绿色债券的信用利差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此外,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权威性水平与绿色债券信用利差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2)相较于重污染企业,第三方认证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绿色债券利差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三方认证与国有企业所发行的绿色债券的信用利差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第三方认证对民营企业所发行的绿色债券利差并未产生重要影响。(3)绿色债券的债项信用等级越高,其信用利差就越小。另外,当绿色债券的信用等级较低时,第三方评估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缩小作用更明显。(4)债券发行者的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公司规模都与绿债信用利差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且债券发行期限和债务发行规模,也与绿色债券利差明显负相关。依据本文的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如下:规范第三方认证评估;培育本土第三方认证机构;建立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披露机制和跟踪评估机制;关于信用评级机制的完善。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1)由于我国绿色债券发展年份较短,受限于数据可得性及样本量等问题,以往学者对绿色债券的研究多局限于定性分析,本文在中国金融信息网提供2019年及之前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情况的基础上,手工对2020和2021年间绿色债券的第三方认证情况进行了整理,将样本扩展到最新数据,并通过企查查等网站手动搜集了发行主体为非上市公司的企业特征数据。基于以上手工整理的数据,本文首次以较大样本实证研究了第三方认证对我国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为绿色债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实证支持;(2)本文实证研究第三方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并以人民银行颁布《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引(暂行)》为准自然实验进行DID分析缓解内生性对结果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发行主体以及债券评级等异质性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将对第三方认证及其经济后果的认识从定性分析拓展到实证检验,为全面认识绿色债券的第三方认证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并丰富了有关债券定价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