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地区新城区城市用地形态演替——以宁波鄞州新城区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ter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城区作为城市空间扩张的主要手段之一,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阵地。鄞州新城区作为新城区建设的一个缩影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鄞州新城区从无到有,从宁波都市区附近的近郊小镇逐步发展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新区:十多年的建设过程中,许多经验、教训以及困惑,需要不断的进行总结和概括。城市用地形态作为城市建设在空间上的直观体现,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各阶段城市发展的特点,通过对用地形态演替的总结和研究,有助于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同时探究城市发展的深层动因,对科学进行城市规划,促进新城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论文采用了历史考察、综合分析、定性与定量等研究方法,以GIS等工具辅助研究,从用地规模与构成、空间结构、开发强度、各类型用地的分类描述等几个方面对鄞州新城区各阶段用地形态的演替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概括新城区在用地功能、用地结构、用地布局、用地开发强度等方面的演替规律,并进一步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探究了新城区用地形态演替的深层动因。 全文共六章,绪论部分阐明论文的选题缘由、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形态的相关理论,在对历年用地现状图的解析的基础上将新城区的建设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三章对各个阶段城市用地形态的演替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从用地规模与构成、空间结构、开发强度等方面论述新城区用地形态的演替特征;第四章,在回顾新城区的用地演替特征的基础上,从用地功能、用地结构、布局特征、开发强度等方面总结出新城区用地形态演替的四个规律;第五章,探究鄞州新城区用地形态演替的深层动因,主要从区域发展、社会转型期各项制度改革、宁波中心城区建设与扩张、鄞州产业发展、城市职能与定位、政策与规划的控制、对外交通与道路网络等角度进行。通过以上研究于第六章得出论文研究的若干结论,包括新城区用地形态的功能演替、结构演替、建设的推进时序、开发强度的演变等等,以期为我国新城区城市用地的开发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其他文献
伴随着去工业化的进程,企业的倒闭、工人的失业等,留给这砦曾经因工业而繁华,以工人为主要人口的城市的是苦涩的回忆、废弃的工厂、以及衰败的公共空间。80年代起,对工业旧建筑的
本文以风景建筑的规划设计实践为依托,通过河南青要山、浮戏山风景区修建性规划等实际工程项目,分析影响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进而确定本论文选题。历经实际工程的调研、构思策划
伴随着设计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发展趋势,女性对建筑特殊的功能与心理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作为长期被均质化,同一化的建筑的使用者,人们逐渐注意到女性与男性之间应为性别差异
建筑类型学是一门研究抽象类型和具体物质创造之间关系的科学,它的议题涵盖了文化、历史、人类心理、集体记忆、潜意识和技术实践等广泛的领域。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建筑类型学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得到不断发展。经过20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观念模型和体系构架;其适用建筑类别不断增加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高速公路景观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前沿学科。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如何使高速公路与周边环境合理地融为一体,构筑高
学位
作为同济大学与都江堰市规划局合作科研项目《世界文化遗产地都江堰城市新建筑控制体系研究》的子课题,本文立足于城市空间尺度的观察视角,对都江堰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
我国各地都存在着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乡村住宅,它们是当地人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居住经验和居住智慧的结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住宅大多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但它
规划设计如何对一个城市的现在以及未来加以定位?有多少城市制定过不符合自身特点的方向,最后达不到的同时又浪费了时间精力。规划设计旨在帮助城市更好发展,在通过城市自身资
在今天,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和资本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在毕尔巴鄂效应的鼓励下,建筑学的关注点被引向视觉化的二维层面,而建筑的意义则逐渐被挤压至建筑表皮和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