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供应第一、二趾动、静脉的分布规律,测量血管长度及直径;证实组合再造拇指的动、静脉血管蒂相互环绕关系的可行性;为拇指再造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成人带踝关节的足部标本,经红色乳胶灌注后进行解剖。系统观测供应第一、二趾动、静脉分布规律,测量血管长度及直径;模拟游离踇甲瓣嵌合第二趾骨复合组织瓣塑形再造拇指的动、静脉血管蒂相互环绕关系。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第一跖背动脉于第一、二跖骨间隙内前行,跖底动脉与跖背动脉交通吻合;于第一趾蹼深层发出2分支:踇趾腓侧趾底动脉和第二趾胫侧趾底动脉。踇趾腓侧趾底动脉血管长度1.82±0.12cm,直径1.08±0.06mm;第二趾胫侧趾底动脉血管长度0.90±0.16cm,直径0.82±0.13mm。静脉分深浅两层,第一、二趾背侧浅静脉汇流入足踝内侧的大隐静脉。模拟再造拇指相互环绕的血管蒂无卡压。结论:第一、二趾动、静脉血管可供应踇甲瓣、第二趾骨复合组织瓣,模拟再造拇指相互环绕的血管蒂无卡压;适合设计游离踇甲瓣嵌合第二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的解剖学特点。目的:探讨游离踇甲瓣嵌合第二趾骨复合组织瓣修复拇指缺损塑形再造拇指的可行性,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拇指缺损患者10例,采用游离踇甲瓣嵌合第二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术后随访观察拇指成活率、功能评定、外观满意度、指骨愈合时间及供区并发症,并将此组患者设为研究组。回顾性随机选择2012年10月以前采用传统游离第一、二趾再造拇指患者各1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两对照组病例拇指成活率、功能评定、外观满意度、指骨愈合时间及供区并发症;观察游离踇甲瓣嵌合第二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A组):术后10例再造拇指成活率100%;再造拇指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功能评定优8例,良2例;外观满意度94.40±3.31分;指骨愈合时间6.39±0.81月;2例供区出现疼痛等并发症。对照组:第一趾移植再造拇指组(B组):术后10例再造拇指成活率100%;功能评定优7例,良3例;外观满意度92.8±1.93分;指骨愈合时间6.36±0.93月;供区早期步态不稳并发症10例,晚期并发症8例,其中严重并发症5例。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指组(C组):术后10例再造拇指成活率100%;功能评定优2例,良2例,可4例,差2例;外观满意度78.10±7.71分;指骨愈合时间6.30±0.55月;1例供区出现疼痛等并发症。分别按拇指成活率、功能评定、外观满意度、指骨愈合时间、供区并发症五方面将研究组与两对照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成活率均为100%,无统计学意义;功能评定及供区并发症,经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外观满意度经方差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指骨愈合时间经方差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游离踇甲瓣嵌合第二趾骨复合组织瓣修复拇指缺损塑形再造拇指,既改善了拇指的外形和功能,又降低了供区并发症,是临床上拇指缺损再造的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