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之歌》的后现代叙述特征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172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因其作品独特的叙述技巧、深远的主题和诗化的语言,莫里森在1993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籍非裔女作家。《所罗门之歌》是她的代表作品,但很少有人从后现代的视角来研究这部作品。本论文将从后现代的视角来探索小说的主要叙述策略。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托尼·莫里森的生平和她的作品,然后列举了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所罗门之歌》的研究现状,最后还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及本论文的结构框架。第一章从零聚焦、外聚焦和内聚焦的角度分析了小说的多重叙述视角。第二章阐述了小说叙事的不确定性,从非线性叙事结构和模糊的内容两个方面探讨叙事的后现代性。非线性叙事方面从时空倒错、情节断裂和开放式结局入手;模糊的内容方面着重分析了模糊的人物个性和不确定的主题。第三章探讨了《所罗门之歌》的互文性。互文是后现代写作的标志,引用、暗示、原型和戏仿等互文手段广泛地体现在后现代文学作品中。此部分探讨了文本与非洲神话、童话故事、圣经文学以及民间歌谣之间的互文关系。结论部分对文章进行了总结,《所罗门之歌》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不仅展示出了高超的后现代叙述技巧,而且具有重要的后现代意义。本文揭示了莫里森在小说叙事形式上的革新,指出她对传统小说创作手段的颠覆,而且这部作品的成功促使非裔美国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进而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学之中。
其他文献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一生孜孜不倦地对小说形式和技巧进行探索与创新。他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是作者的实验性写作技巧和心理运用完美结合的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威廉·戈尔丁的小说《教堂尖塔》的艺术特色,探究威廉·戈尔丁在这篇小说中创造神话的方法,从而证明威廉·戈尔丁在《教堂尖塔》中对于“什么是人”这一原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