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汉中市城镇化脚步的加快,无限的用地需求与有限的土地供给之间矛盾开始凸显,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经济发展、资源短缺、人口增长、生态环境等问题。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城镇化的载体,在一定时期和地区内,其承载力是有限的。因此,研究汉中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分析汉中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现状,探索提高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汉中市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汉中市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并对汉中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做初步判断,找出影响汉中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从土地综合承载力定义出发,从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社会资源和经济技术四方面构建汉中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分析2010年汉中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根据短板理论分析各县(区)土地综合承载力限制因子,按限制因子提出汉中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改善措施。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呈现水土资源承载力对土地综合承载力贡献度最高,其次是生态环境承载力,接着为社会资源承载力,经济承载力贡献度最低,该结果表明汉中市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但经济发展速度较缓慢。(2)土地综合承载力分为三级,一级为汉台区,二级包括留坝县、佛坪县,三级包括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3)依据短板理论,得出汉中市土地综合承载力限制因子,其中汉台区限制因子为水土资源,其他县(区)均为经济技术。(4)从合理利用土地、加快经济建设等方面提出汉中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