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美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低,而且在中国加入WTO后呈下降的趋势。这增加了中美两国的贸易调整成本,影响了两国贸易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得美国对东亚地区的贸易逆差也随之转移到了中国大陆,从而导致中美之间持续的贸易顺差,并成为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结合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这一时代背景,研究中美产业内贸易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的形成基础、动因、利益来源,指出人均收入水平对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影响,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贸易表现及其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机制,指出跨国公司和加工贸易对产业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并简要论述了贸易平衡程度、对外开放程度、汇率和地理因素等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随后,本文对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贸易表现进行了分析,指出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贸易表现形式,我国加工贸易结构不断升级;中间产品贸易增长尤其是零部件贸易的增长则是产品内国际分工在中国深化的另一表现。然后,本文运用GL指数和Greenway指数分别分析了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和性质,指出中美产业内贸易处于较低水平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阶段,从加工贸易与中美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上看,加工贸易是推动中美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在产业内贸易相关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加工贸易比重变量建立计量模型。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得出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加工贸易、人均GDP、贸易不平衡程度、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依存度、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的结论。接着本文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按中美总体、高、中、低技术行业分别分析了各种因素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后,本文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从宏观经济层面和微观经济层面上提出了提升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