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状况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zy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报告指出,在2011-2014年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可以预见,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仍是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型、人口转变时期出现的重大社会现象。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需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合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发展和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机制,来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从而达到城市社会稳定发展的目的,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居住与住房问题是流动人口在城市工作生活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居住状况对流动人口的身心发展、社会融合等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对社会融合概念、理论及测量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外和国内关于居住与住房视角下居住条件、住房政策和混合居住三个层面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的综述,发现尽管从流动人口与本地人的居住条件差异以及是否混合居住这两个方面来研究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的研究已得出一些结论,但缺乏流动人口内部居住条件的差异对其社会融合影响的研究的同时,也缺乏“住房保障”中住房公积金这一重要方面对其社会融合影响的研究和数据支撑,对于混合居住是否促进其社会融合也有所争议,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切入并作出研究假设,利用定量研究较全面地探讨流动人口的居住与住房状况对其社会融合的影响,以期得出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合理化、针对性建议。本文将居住条件、住房保障和居住环境根据问卷内容操作化为住房价位、住房性质、住房公积金、社区性质和社区类型五个变量。运用Stata/MP 12.0软件,基于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技术,构建测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三级指标体系、计算其社会融合综合指数和各维度分数,从居住与住房的视角比较了不同类型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状况的差异。通过构建混合效应子模型,发现样本点层次的特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差异的事实,说明采用混合效应模型的必要性。通过构建社会融合综合指数和各维度分数的完全模型,关注并解释固定效应中自变量的系数,发现各居住与住房状况都显著影响社会融合综合指数;通过转变各居住与住房状况的参照组,发现并不是每个居住与住房类别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都有显著差异,住房性质中“政府提供租房”、“自租房”和“非正规住房”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无显著差异,住房公积金中“本地有老家无”与“本地老家均有”、“老家有本地无”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无显著差异,说明“政府提供租房”并不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私有产权房”的拥有才能有效促进其社会融合,“住房公积金的有无”而不是“本地住房公积金的有无”显著影响其社会融合。同时也发现各居住与住房状况并不是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各维度分数都产生了显著影响,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产生此差异的原因以及影响路径,考虑各居住与住房状况对其各维度的影响情况,针对如何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问题进行了思考:点燃生活热情,增强生活信心;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增加私有产权房拥有率;加强社区组织建设,鼓励开展社区活动;完善以混合居住为导向的住房政策建设。
其他文献
综合厂房是将生产、仓库集于一身的厂房,在进行消防安全预防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难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综合厂房的占地面积较大,在整体上难以掌控,其次是具体消
菠萝蜜原为域外物种,后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逐渐形成五个优势生产区。全面梳理菠萝蜜在中国的引种推广过程。首先探讨菠萝蜜的原产地问题,然后对菠萝蜜引入中国的诸
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于贫困问题的态度是存在矛盾的:既有儒家“富而教之”的反贫困理论,也存在道家及法家思想对于贫困有意无意间的“制造”。这种思想上的冲突以及长期小农经济
对时间本质的探索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盲点。本文试图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当代自然科学和一些边缘科学的知识,以哲学思辨和逻辑论证为手段,初步揭示时间的本质。
郭宝亮:王蒙先生,您的《王蒙自传》的前两部《半生多事》和《大块文章》已经出版,在文学界乃至社会上都引起极大反响,今天,咱们就从您的自传谈起吧。
我没有写过公文,我想一个公文的制订过程应该是由起草始,接着领导审核、付印、校对而后送出。一般文件如此;急件、密件更应如此,特别是像工资办法这样重要的文件更不应马虎
期刊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1999年第三版校订重排本)被认为是目前普通高校同类教材中内容最丰富、体例最完备、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经过几次修订,这部教材日臻完善.但
机电一体化随着电工新技术产品的持续运用,其新技术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当前世界日益发展进步的大环境下,各种先进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接连不断的涌现出来,受到更多
三苯氧胺又名他莫昔芬( TAm),为合成抗雌激素药物。以往用于晚期复发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治疗,近来在非抗肿瘤性临床应用方面有许多进展。现报道如下。
直升机旋翼噪声是当前直升机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针对复杂流场中旋翼气动噪声源的分离识别问题,基于设计的新型试验模型和测量手段,提出了一种旋翼不同类型噪声的分离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