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争力进化增强(EICA)假说是解释入侵成功的主流假说之一,因此EICA假说的验证及延伸将提高对生物入侵的理解及有害生物的管理。穿叶蓼与其天敌系统是个很好的用于EICA验证和生物防治天敌控制效果评价模型。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叶绿体trn L-F和psbA-trnH DNA间隔区序列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入侵美国的穿叶蓼可能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引进事件,美国和日本穿叶蓼在同一个分化枝,中国的穿叶蓼则处于另一个分枝。宾西法尼亚和特拉华州的穿叶蓼可能来自日本大坂及附近地区。 入侵地穿叶蓼种群与原产地相比,产生的生物量较少、花期早、花序数量增多、繁殖产出增加。同时,入侵地穿叶蓼种群的单宁含量下降,但是节点及其叶片上的刺密度增加。穿叶蓼象甲、褐背小萤叶甲、黑额光叶甲分别对穿叶蓼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强、弱和中等的影响。 控制效率是杂草的生物防治成功与否的关键。同质种植园实验的结果表明来自湖南的象甲种群可能是比较合适的能控制穿叶蓼的昆虫天敌种群。 幼虫和越冬成虫能压制穿叶蓼幼株的生长,并可以造成其存活率下降;二纹柱萤叶甲与穿叶蓼象甲对穿叶蓼的作用是独立的,可见二纹柱萤叶甲在穿叶蓼生长早期的阶段有显著的控制效果。 早春二纹柱萤叶甲主要出现在虎杖,五月后虎杖不适合取食,夏秋季节转食穿叶蓼,这与虎杖成虫数量下降及取食质量变差同步。化学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表明寄主植物叶片化学成分的季节性变化是二纹柱萤叶甲进行产卵选择和发生季节性寄主转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