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级化方法的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的背景下,新建住宅数量巨大,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居住者对于现代化发展下的住宅需求从数量上转移到了舒适性、美学性等更多建筑品质性能条件的要求上。高速经济带来许多城市问题,其中既有住区建筑的品质退化问题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居住品质提升成为新课题。国外对于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一开始注重物质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更新对象包含居住环境、户型变更、阳台及入口空间节点变更、设施改善。近年来全面转变为可持续更新的实践与研究,倡导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公共参与模式等方法。我国目前针对建筑品质退化提出经历了不同类型的改造过程。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改造形式有专项节能改造、节能综合改造、部分宜居性改造。但是我国既有住区品质提升实践中,涉及三个不同利益诉求方:国家、地方政府、个体居民或产权单位,由于诉求方目的性不同,改造中缺少整体性品质考虑,造成操作中进一步的品质破坏。本人借用国外开放住宅理论,提出住宅更新“层级”概念,明确各层级内容,使未来品质提升的操作更加整体性。层级化思路将住区建筑分为四个层级:外装层、隔离层、内装层、周边环境层。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改造范例及调研相关既有住区改造项目,发现不同层级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各个层级进行问题分类,同时分析出层级交叉项可能导致的层级间的交叉问题从而挖掘目前既有住区品质提升的潜在矛盾性和提升点,并针对层级内容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提高品质提升的整体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步,查找具有代表性的北方既有住区改造项目,用层级化思路分析各层级改造内容,提出层级间关联性。第二步,通过调研大连具体改造项目,发现各层级需要目前需解决的问题。第三步,提出品质提升策略,选用大连代表性住区,分析现状,利用层级化思路提出改造思路,并作出试设计。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食品和药品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通过非药物方法来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从天然产物中分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开发
目的探讨螺旋CT导向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配合。方法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CT导向下行臭氧消融术。突出物为旁中央型者经神经根与硬膜囊之间穿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性能和运算速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由于电子的波动性以及隧道效应等问题的限制,使得以硅基材料为基础的传统计算机性能和运算
基于法哲学与法经济学视角,连带责任的有效性统一于行为的正激励效应,其产生的前提是行为主体间信息对称性或行为互通性。目前虚假会计信息行为主体连带责任的制度设计困境在于
目的评价FibroTouch脂肪衰减参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脏脂肪变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NAFLD患者86例和健康人90例,根据肝脏B超结果进行肝脏脂肪变分度(轻度43例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城市的规模不断在扩大,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出现了大量的城市问题。其中内涝是最常见,也是当前广受各界关注,亟待解决的而重大问题之一,"海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