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行为学及病理学特征的观察和分析,探讨VD的可能发病机制,为早期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经Morris水迷宫训练法筛选认知水平相近的大鼠纳入实验,以D-半乳糖刺激法制备老化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2周组、手术4周组和手术6周组。手术2周组、4周组和6周组采用改良四血管阻断(4-VO)法建立VD动物模型,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VD模型制备后2周、4周、6周的的平均逃逸潜伏期评价学习和记忆功能,并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所有大鼠均在Morris水迷宫检测后当天处死,等份取全脑和海马,全脑用于制备病理切片,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及白质区密度;海马用于组织匀浆,以ELISA试剂盒测定胆碱能递质Ach含量,以RT-PCR测定神经性胆碱能受体nAchR α4、α7的mRNA表达。结果(1)行为学比较经Morris水迷宫训练1周并分组的大鼠,造模前各组之间逃避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手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明显延长(P<0.05);且2、4、6周各手术之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逃避潜伏期持续延长。(2)海马神经元形态比较HE染色后,光镜下可清晰观察神经细胞,其中胞浆呈淡红色,核呈蓝黑色。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整齐、紧密,结构完整,胞浆丰富,神经元细胞核和胶质细胞无异常。VD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紊乱,散布,神经元结构遭到破坏,体积减小,细胞核变性,固缩成三角形或不规则形,以术后第6周大鼠表现最为明显。(3)脑区白质形态比较HE染色后,光镜下可见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白质区细胞排列规整、密集,无疏松;VD模型组白质区轴索密度明显减少,出现空泡样病理结构;且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病理变化趋于严重,以术后第6周大鼠表现最为明显。(4) Ach含量测定及其受体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Ach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而VD模型2、4、6周组大鼠Ach含量依次显著降低(P<0.05)。nAch α4、α7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nAchR α4、α7的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而VD模型2、4、6周组大鼠nAchR α4、a7的mRNA表达依次显著降低(P<0.05)。结论(1)D-半乳糖刺激老化结合4-VO法栓塞椎动脉和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VD大鼠模型,可同时模拟VD的老龄化和脑血管缺血态,可行性高。(2)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减少是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病理学基础。(3)脑白质疏松是VD发生另一主要病理学基础。(4)海马区胆碱能神经递质Ach含量减少,以及神经性胆碱能受体nAch α4、 α7mRNA表达下调,导致胆碱能通路受到抑制,为VD的分子生物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