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吾不知米为何物,吾所知者,唯其价也"。无论是实物资产还是金融资产,价格都是其传递给买卖双方的第一信息,许多隐含在价格之下的深层信息往往通过价格这一直观形式表达出来。价格高低作为股票的一大特征,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略,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市场普遍认为价格本身是中性的,即价格不能影响股票收益率。但上市公司存在普遍的"股价管理行为",即通过拆股、转股、送股等增加股本的方式降低股票价格,无论美国股市还是中国股市,股票的平均价格和价格中位数相对于市场指数和公司市值都增长缓慢,甚至呈现降低趋势。申万指数公司编制的低价股指数、中价股指数和高价股指数的走势也呈现明显偏离,低价股指数的表现明显优于中价股指数和高价股指数,这似乎说明价格本身并非中性。本篇论文以A股市场中的低价股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6年沪深主板、创业板和中小板在内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在进行数据清洗后,以每年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判断标准,根据相对价格法和市场等分法区分出低价股和高价股,并统计不同价格的股票组合未来一段时间等权和市值加权的月均收益率情况。实证研究发现,低价股比高价股具有更高收益率,且这一较高的收益并不因低价股承担了更高风险导致,也即低价股具有"低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低价股的这种优良属性在不同的时间区间(短期、长期)和不同的市场行情(牛市、熊市)中都普遍存在,但在牛市行情中,这一现象尤其明显。将不同价格组合代入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同样发现低价股组合具有比高价股组合更显著的正向alpha。由此判断,A股市场存在低价股收益率高于高价股的现象,即"低价股效应"。为了检验"低价股效应"是否由其他已知可以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因素引起,本篇论文在控制了市值、账面市值比、动量反转、流动性和波动率等因素后,再次统计不同价格组合的原始收益率和采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回归后的alpha,结果发现,在控制上述因素后,"低价股效应"依然存在,即这种效应并不由市值效应、BM效应、动量效应、反转效应等已知效应引起,价格因素本身可以影响收益率。既然市值、账面市值比、动量反转、流动性和波动率等因素并不是"低价股效应"的成因,本篇论文在分析A股市场交易制度、投资者结构、市场情绪、投资者决策心理的基础上,对"低价股效应"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几大猜想,分别是新增投资者偏好、市场异质信念、增长空间假象(名义价格错觉)和"以小博大"的投机心理,并分析每种成因的作用机制。论文的最后将价格因子作为定价指标,参考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中SMB和HML指标的构建方法,定义了 DMG这一新的因子,将DMG加入三因子模型后得到一个新的四因子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将不同价格组合利用四因子模型回归后,各组的超额收益alpha都比使用三因子模型时更小,回归截距项的显著度降低,回归方程的R2提高,且低价股组合的alpha减去高价股组合的alpha明显降低,即新的四因子模型比三因子模型具有更好的市场解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