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综合运用钻井测温、古温标等数据资料,在现今温度场研究的基础上对四川盆地东北部晚古生代以来的热历史进行了恢复,并探讨了温度场演化与油气形成之间的关系。
基于现有钻井测温数据,计算出四川盆地东北部现今地温梯度背景值为18~25℃/km,算术平均值为21℃/km。结合测试的岩石热导率数据,计算出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地热流背景值介于41~57 mW/m2之间,算术平均值为49±4.9 mW/m2。影响研究区现今地温场的主要因素有沉积盆地的类型、基底构造形态及埋深以及沉积盖层的放射性生热等。
利用镜质体反射率资料采用“古热流法”恢复了四川盆地东北部古热流史,结果表明,研究区在晚二叠世初期古热流达到最高,其后热流开始降低,直至现今;在白垩纪末期,井底古热流平均为~45mW/m2,现今井底热流平均~44mW/m2。剥蚀量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中新生界不整合面剥蚀量可达1100-4000m。热史恢复结果提供了裂陷作用与玄武岩喷发对四川盆地热状态构成了重要影响的地热学证据。
生烃史研究表明,下二叠统及上二叠统烃源岩都在早三叠世晚期进入生油门限,于中-晚三叠世进入生油高峰,在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期进入高成熟阶段,在晚侏罗世达到原油裂解气生成高峰,在晚侏罗世晚期进入过成熟。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为二叠系烃源岩大量生成石油的时期。由二叠系烃源岩内滞留的液态烃生成的天然气是在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
飞仙关组在白垩纪沉积埋藏过程中,其中部温度大于160℃的持续时间超过了50Ma,具备了形成油裂解气的地温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