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昭通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及对策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消除贫困仍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在治理贫困方面,我国的治贫方式由以往粗放的输血式扶贫逐步提升为集约的造血式扶贫,特别是精准扶贫提出以来,我国的治贫和减贫效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明显减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并将于二零二零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接近尾声,贫困人口脱贫更加注重效益和质量,更需要切实解决贫困人口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彻底从根源上摘除穷根,治愈穷病。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采用文献梳理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选取昭通市精准扶贫开展过程中重点扶持的贫困人口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贫困人口生产和生活状况,借助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深入探讨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基于精准扶贫视角提出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对策。结果显示: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较多,主要有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地理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主要是年龄、技术水平和知识文化水平及思想观念;家庭因素主要是家庭人口数、家庭劳动力数、土地面积和医疗、教育状况;社会因素主要是产业发展和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地理环境条件的优劣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从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精准脱贫对策。国家层面:健全精准扶贫政策,完善精准扶贫顶层设计;加大精准扶贫资金投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增强农村发展能力。地方政府层面: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加强思想宣传,促进文化建设;拓展融资渠道,促进产业发展;加大教育扶贫投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个人层面:积极配合精准扶贫工作,迈上致富之路;树立自立自强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贫困人口的稳步脱贫既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也需要贫困人口自身不懈努力,贫困人口获得内生发展才是永久脱贫和致富的关键。
其他文献
雷达目标分类识别是一种根据目标和环境的雷达回波信号,基于电磁散射机理,提取目标特征,实现对目标属性、类别或类型进行分类和识别的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敌我身份鉴别、
武术文化自信就是对武术文化的认可和肯定,并且在吸收和借鉴外来武术文化过程中不丢失这种肯定,依然能将其内化并进行创新。然而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文化不断流入我国,中华武术文化不断被其冲击,导致中华武术文化自信逐渐丧失。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找回中华武术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而中华武术文化涵盖众多,因此,本文选取山西太谷形意拳文化这一中华武术文化的缩影来举例说明。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访谈法、历史研究法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