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丝路旅游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并迎来一系列政策利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发展旅游业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切入点,为区域一体化合作提供最直接的契机。丝路沿线众的旅游交流,是实现“民心相通”的直接途径,在拉动对外投资合作、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更是中国打造“软实力”,阐释国家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载体,也是当前国内各地争相发展的“香饽饽”。由此可知,从“一带一路”战略层面对旅游业进行详细阐述,将丝路旅游上升到国家高度。 但是,仅靠丰富的旅游资源带动旅游业发展不是长久之计。旅游业的发展也同其他行业一样,需要注入大量的资金,需要靠政府部门的优惠政策来拉动投资,也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资金。如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投资环境做出科学正确的评价,有的放矢地提升与优化研究区旅游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已成为丝路旅游关注的重点问题。 投资环境的优劣是能否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关键。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试图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西北段的西北五省(区)旅游投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构建旅游业投资环境的评价指标和体系,对近5年的旅游业投资环境整体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价,运用障碍度模型找出制约西北五省(区)旅游业投资的限制性因子,针对障碍因子,提出优化提升研究区旅游投资环境的对策,并对“十三五”时期研究区旅游投资环境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西北段各省(区)旅游投资环境内部差异性较大,陕西省是最好的投资区域,新疆次之,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区)旅游业投资环境有待提高。2)应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五省区旅游投资环境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是:陕西的旅游投资环境最优,远高于其他省区,位居第一;新疆位居第二,旅游投资环境较好;甘肃旅游投资环境一般;宁夏、青海两省区旅游投资环境较薄弱,有待提高。3)根据障碍度模型,找出了制约西北五省区旅游业投资环境的限制因素,其中交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水平等因素制约比较突出。4)针对丝研究区总体及各省(区)旅游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劣势,提出改善和优化对策。 从而对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五省区的旅游业投资环境进行了客观分析和把握,并根据主要限制性因素提出了优化投资环境的策略与对策,为改善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五省区的旅游投资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对优化西北丝绸之路五省区的旅游业结构、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以旅游带动贸易、开拓国际合作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