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天与崇道——中古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之一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pandawang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越来越多的关于道教定义和道教形成问题的讨论,本文选取了也许是最基本、最简单,而又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个研究视角,即考察道教何时真正具有了作为一种正规宗教所必须具备的信仰核心。这种信仰核心应该是道教所独有的所谓“纯粹道教的东西”。我认为:传统宗教和民间信仰的崇拜核心是“天”,而道教的崇拜核心是“道”。本文的主要出发点即:“道”崇拜从“天”崇拜的范畴中分化出来,可以作为考虑道教正式形成的标志之一。“天”崇拜与“道”崇拜的区分不是没有意义的。“天崇拜”笼罩了从殷周降至中古的思想和信仰世界,甚至在当今中国基层社会还能看到其遗迹。宗教意义上的“道崇拜”则出现在汉末以后。对此,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从汉魏六朝间的墓券所反映的人们对于生死和神灵世界观念的转变入手,揭示了发生在公元 5世纪的一种清晰无疑的变化:绵延不绝的墓券材料,直到5世纪初期才出现真正具有“道” 崇拜的道教因素。而此前的镇墓信仰,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可以说是同一种未曾间断 的信仰在战国至汉末的延续。汉末民间的思想和信仰世界尚不具备产生明显质变的条件。 (2)很多学者都认为汉末的老子神格化已经达到了可以将其视作道教主神的程度,但通过对汉末 老子神化材料的系列考察,特别是本文对《老子铭》的考察,我认为汉末的老子至多是神仙 之大者,还没有被等同于“道”,也就不是道教的主神。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汉末还处于“天” 崇拜的范畴,并未出现道教的“道”崇拜。 (3)新近出土的《肥致碑》充满了仙道色彩,所以有人将其视为东汉前期存在早期道教教团的例 证。但通过考察先秦至汉魏三国的神仙思想发展的历程,可知《肥致碑》也是在传统的“天” 崇拜范畴之内,肥致及其周围的小团体更像是私学的一种特殊形式,而非有组织的道教教团。 (4)以往对道教早期历史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承认汉末三张米道为中国道教源头的前提之下, 对于三张的世系及其与老子的关系信而不疑。本文则大胆怀疑汉末三张米道的历史的真实 性,认为三张世系和五斗米道——天师道单线发展的模式很可能并非历史事实;而最初作为 中古道教主神的也并不只是老子,还有东部地区的大道。由此重新认识到陈寅恪先生关于天 师道与滨海地域关系的宏论,对于我们探究中古道教的形成实有尚待重新发掘的莫大启发意 义。 本文的最终结论是:从道教信仰核心逐渐确立的角度考虑,道教正式形成于东晋南朝之交的公元5世纪,而非东汉乃至更早的某个历史时期。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企业生存竞争环境,企业经营管理面临信息技术的严峻挑战,从而也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应对这个挑战,网络财务
商标的主要功能和最初的功能就是区别商品与服务的来源,但是经过长期的演变,尤其是近100年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商标已经不单单是用以区别商品和服务来源的标记那么简单,更演变成
内幕交易作为危害证券市场的三大毒瘤之一,不断侵害着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各国证券监管机构重点规制的对象。尽管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已正式引入我国,但我国证券相关法
城乡差距大、城镇化滞后都是制约中部崛起的重要因素。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创新城镇化模式,实施统筹城乡的多元城镇化模式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之一。因此,需要以科
本文试图以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之间关系的演变为线索,从历史的角度来揭示建国五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中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联系,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提供一些启示
近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环境问题却日益凸显,资源的不合理消耗,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的问题不仅影响了我国人民居住的生态环境,
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我国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产业
"普利斯特里演讲"由惠勒·戴维(Wheeler Davey)于1926年创立,旨在纪念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此外,为纪念普利斯特里而于1922年设立的"普利斯特里奖",
在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巍然屹立于敌后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是中共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创建的诸多根据地中一块最大的根据地。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位于德石、正太、同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澳门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众所周知,澳门现行的税制基本上引用自葡萄牙,并经过不断修改而成。澳门回归祖国后,要求改变现行税收法律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