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作为人类主要口粮之一,转基因水稻安全性倍受关注,有关转基因水稻生态安全性研究尤为必要。因此,在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生产之前,进行系统、科学的生态安全性评价刻不容缓。本论文以转cry1Ab基因籼稻(B1、B6)为材料,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转基因抗虫籼稻对非靶标生物白背飞虱的生态安全性影响。结果如下: 1 转cry1Ab基因抗虫籼稻对非靶标白背飞虱取食行为的影响 比较测定了白背飞虱在2个抗虫转cry1Ab基因籼稻纯合品系B1和B6及对照嘉早935上的取食行为。在选择性条件下,白背飞虱在Bt籼稻和对照嘉早935稻株上的着虫率,除了接虫2h后,在B6上的着虫率显著高于B1和对照外,其他各时间内的着虫率在Bt籼稻和对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白背飞虱在Bt水稻上取食刺痕数,在选择与非选择条件下,与对照之间都没有显著的差异。在取食Bt籼稻48h后,其分泌的蜜露量显著少于在对照嘉早935上分泌的量。白背飞虱取食行为电子记录结果表明,其在B1和B6植株上的刺探频次、一次刺探的时间及总刺探时间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在B1和B6植株上取食频次与对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一次取食时间及总取食时间显著少于在对照上相对应的取食时间。 2 转cry1Ab基因抗虫籼稻对非靶标白背飞虱发育历期和繁殖的影响 比较了白背飞虱在2个抗虫转cry1Ab基因籼稻纯合品系B1和B6及对照嘉早935上的发育历期、产卵行为及生殖力。白背飞虱以B1和B6为食时,其雌雄若虫发育总历期均显著长于对照,其中在B1上雌雄若虫历期分别延长了1.3和1.5d,B6上雌雄若虫历期分别延长了2.0和1.4d。该飞虱产卵行为的电子记录结果表明,其在B1和B6植株上的产卵频次、一次产卵时间及总产卵时间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在寄主植株可选择条件下,该飞虱有偏爱于B1上产卵的倾向,其上的产卵痕数、卵块数和总产卵量明显甚至显著多于对照;而不嗜好于B6上产卵,其上的卵块数、卵块大小和总产卵量明显甚至显著小于或少于对照。在寄主植株非选择的条件下,该飞虱于B1和B6上的卵块数、卵块大小和总产卵量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即未表现出明显的产卵嗜好性。就卵孵化率而言,不论在寄主植株可选择还是非选择的条件下,与对照相比B1和B6对其均无显著的不利影响。 3 转cry1Ab基因抗虫籼稻影响非靶标白背飞虱的理化基础 通过对2个转cry1Ab基因抗虫籼稻(B1和B6)和对照嘉早935叶鞘硅质化分析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