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梳理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气候的研究成就,更重要的是能够总结和提炼这一学科领域在不同时期研究内容、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及研究背景的特点和经验,为未来该学科发展提供借鉴。本文综合借鉴学科史研究理论和方法,以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为对象,梳理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的学术研究成果,探讨该研究领域演变过程。主要取得了以下基本结论:(1)中国古代就已经意识到气候变迁现象,近代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萌芽于西方人在华考察和近代气候学理论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是在亨廷顿气候变化说的影响下和以竺可桢为代表的中国学者的积极响应下逐渐兴起。(2)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在1920s-1970s期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性变化。第一阶段为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为探索时期;第二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属于发展时期;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是相对成型时期。(3)第一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偏少,对历史气候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探讨气候是否存在变化及变化的趋势和幅度等问题,关注断代历史气候研究。研究内容上,竺可桢提出了温度与雨量两个方面,雨量研究常常与早涝周期研究相关。研究手段上,寒暖及水旱灾害记录是主要的证据类型。研究方法上提出了相对简单的历史文献参数化方法。这一阶段历史类研究机构是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机构。(4)第二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迅速增加。该时期历史气候研究注重实用性,史料整理和水早灾害成为主要的研究热点。同时物候证据得到更加广泛应用。学术活动围绕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展开。地理类研究机构是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机构。(5)第三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呈现指数增长。研究内容开始关注气候长期的演变规律,并对其进行定量重建。在资料利用上,开始综合利用寒暖、物候、动植物分布及旱涝记录等多种证据类型,并尝试设计更为复杂的指数进行历史气候的定量化重建研究。更加注重团队协作,解决近五百年早涝史料整理和重建方面的关键技术,并举办了两次有较大影响的大型历史气候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