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海关进一步对走私犯罪打击力度的加强,走私行为已经从原有“粗放式”违法犯罪向“智能型”的违法或犯罪行为转变。这种智能型的违法或犯罪行为,主要是指进口报关时的“伪报”行为。由于,这种“伪报”行为,隐蔽性强,伪装性强,往往比较难于被发现。由于海关,与进口企业申报单位或个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使得进口企业申报单位或个人,有激励进行“伪报”以收取额外的利益。这种“伪报”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将给企业的竞争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并导致其他企业利益的损失,更严重的足给国家财政收入等带来了较大的损失。然而,目前,国内并没有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以“商品进口伪报行为机制与政策临管研究”为题进行系统的研究,目的是揭示进口“伪报”存在的机理,力求从政策和监管体制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以抑制“伪报”行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问题分析:(2)理论研究:(3)应用研究。存问题分析中,本文系统地总结进口监管政策和体制的转变历程,以及对当前存在的“伪报”行为的具体实践进行分析,提出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当前已有的监管政策和体制并不能有效抑制企业进口中报存在的“伪报”行为。在理论研究中,本文针对进口“伪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了进口伪报博弈模型,应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从理论上研究“伪报”行为存在的机理,并根据模型结果讨论如何从政策和体制方面进行改革才能有效抑制“伪报”行为的发生。根据模型结果分析,本文提出,由于海关进口查验成本较高,海关对进口伪报的处罚力度较弱,以及当前的进口监管体制并不能抑制进口企业进口申报时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是“伪报”行为产生的机理。在应用研究中,本文以上海海关审单中心的体制改革为例,结合前面已有的问题分析研究和理论模型研究的主要结论,探讨临管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另外,基于前面所有的研究结果,本文从监管政策和体制改革两个方面,提出有效抑制进口“伪报”行为的建设性的建议。综上所述,本文研究具有较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系统研究进口申报时“伪报”行为的相关问题,而且为海关未来的监管实践提出较重要的政策建议和理论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