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36受体拮抗剂在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310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炎症性肠病是慢性肠道疾病的一种,目前仅指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右旋糖酐硫酸钠盐(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是诱导实验性小鼠UC的常用药物,在饮用水中给药会导致小鼠急性结肠炎。白细胞介素-36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 36 receptor antagonist,IL-36Ra)是一种新的抗炎细胞因子,但IL-36Ra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尚无报道。我们研究IL-36Ra在DSS诱导的小鼠UC中的作用及机制,为IL-36Ra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建立DSS诱导的实验性小鼠UC模型。腹腔注射重组IL-36Ra蛋白。处死小鼠后收集血清和组织样本。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肠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1β、IL-6、IL-10、Foxp3+的m 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的TNF-α、IL-1β、IL-6、IL-10的蛋白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分析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肠组织巨噬细胞的数量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通路中NF-κBp65和核因子κ核抑制蛋白α(Inhibitor kappa B alpha,IκBα)蛋白的表达,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p-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p-JNK、p38、p-p38蛋白的表达。2.体外培养小鼠RAW264.7细胞。细胞培养基中添加脂多糖(LPS)和IL-36Ra蛋白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细胞的活性通过MTT法测定;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TNF-α、IL-1β、IL-6、IL-10的m RNA表达;ELISA测定培养基上清中的TNF-α、IL-1β、IL-6、IL-10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NF-κB信号通路中的NF-κBp65、p-NF-κBp65、IκBα和p-IκBα及MAPK信号通路中ERK1/2、p-ERK1/2、JNK、p-JNK、p38、p-p38蛋白的表达。结果1.成功构建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IL-36Ra能抑制溃疡性肠炎模型小鼠的结肠中炎性细胞浸润,减轻结肠的水肿充血程度,减轻小鼠体重的下降,降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显著抑制结肠组织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q RT-PCR发现IL-36Ra能下调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发现IL-36Ra抑制p-NF-κBp65和p-IκBα蛋白的表达,降低MAPK信号通路中p-ERK1/2、p-p38蛋白表达。2.小鼠RAW264.7细胞经过重组IL-36Ra蛋白和LPS的共培养。结果显示,LPS不会影响RAW264.7细胞的活性。经重组IL-36Ra蛋白预培养后,IL-6、IL-1β和TNF-α的m RNA表达明显降低。同时IL-36Ra可抑制NF-κB、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研究结果表明,IL-36Ra可以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中p-NF-κBp65,p-IκBα蛋白和MAPK信号通路中p-p38、p-ERK1/2蛋白的活化,下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发挥抑制实验性UC的作用。此外,在LPS激活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使用重组IL-36Ra蛋白孵育可使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说明IL-36Ra是一种抗炎细胞因子,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本课题采用三苯基膦(TPP)、低分子量壳聚糖(LMWC)和姜黄素(CUR)为原料,两步法合成三苯基膦-低分子量壳聚糖-姜黄素((4-Carboxybutyl)triphenylp-hosphonium bromide-Low molecular weight chitosan-Curcumin,TLC)高分子药物。该药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所载姜黄素含量为11.37±0.45%。与游离CUR(最大溶
学位
病毒是自然界种类最丰富和多样化的生命体形式,能寄生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甚至病毒在内的所有生命体,目前普遍认为自然界的未知病毒数量要远远超出已知病毒数量。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近10多年新发现的病毒数量急剧上升,国际病毒学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axonomy of virus,ICTV)记录的病毒种类从2008年的2079种增加到2018年
学位
辣椒脉黄病毒(Pepper vein yellows virus,Pe VYV)属于马铃薯卷叶病毒属(Polerovirus),传播方式仅限于蚜虫传播和通过嫁接传播,病毒发生侵染后,辣椒叶片会出现卷曲,叶脉会产生黄化等症状,影响辣椒品质及产量。本研究针对云南、安徽、浙江等辣椒产区的共263份样品进行了检测,通过转录组高通量分析以及RT-PCR确认,明确云南地区Polerovirus病毒中Pe VY
学位
由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引起的小麦黄花叶病严重影响了小麦生产安全。尽管目前利用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已对WYMV有了初步研究,但由于缺乏有效的WYMV侵染性克隆,仍无法利用反向遗传学对WYMV与寄主的互作机理进行研究。本研究成功构建了WYMV的侵染性克隆,并明确了WYMV侵染的最适温度。同时利用该侵染性克隆,对Ta WRKY22在小麦抗WYMV中
学位
我国是世界上淡水珍珠生产和出口大国,但传统养殖模式下产出的珍珠品质参差不齐,还导致严重的水体污染。随着相关限养禁养令的出台,珍珠养殖产量大、品质低的产业特征亟待改善,必须建立起与生态环境更友好的养殖模式。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水质和细菌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探究饵料微藻,外源钙离子、培育方式和益生菌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养殖水质(pH
学位
目的:利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进行表观遗传治疗已成为新药开发中一个重要领域。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是调控白血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表观遗传学途径。在之前的研究课题中我们基于苯甲酰胺片段选择性抑制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特征,设计了N-(2-氨基苯基)苯甲酰胺吖啶类似物8a-8p。分子对接、体外酶活性筛选和进一步的机理研究验证了目标化合物具有选择性抑制HDAC1酶活性作用,并显著抑制白血病
学位
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是一种植物RNA病毒,主要由土壤中的禾谷多黏菌进行传播,每年都会给我国的小麦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为了解析WYMV致病及逃避植物寄主防御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WYMV P1蛋白为诱饵来捕获与之相互作用的寄主因子。通过实验,最终一共得到了9个可能与P1互作的寄主因子,其中候选寄主因子“ubiquitin-specific pro
学位
目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1又名Metrnl,它是一种与神经营养蛋白Metrn同源的新型细胞因子,能够调节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但IL-41对肝损伤的影响还未见报道。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的肝损伤模型被运用于各种肝炎疾病的研究。本研究通过Con 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研究IL-41在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的治疗提
学位
鱼类常见病原菌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为革兰氏阴性菌,且能入侵并在宿主吞噬细胞内复制,具有宿主范围广的特点。然而目前迟缓爱德华氏菌进入鱼类单核/巨噬细胞(monocytes/macrophages,MO/MΦ)的机制尚不清楚,对于这一机制的理解,有助于寻找合适的抗病策略。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mudsk
学位
背景: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也是劳动年龄人群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多数患者在进入晚期前并无明显症状,早发现有益于减缓症状和发病进程,早期筛查糖尿病患者是否有眼部病变尤为重要。外泌体是盘状的双层膜囊泡,主要起到信息传递和胞间调节作用,其内含物m RNA可作为有潜力的非侵入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标志物。目的:本次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