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梗阻是外科最常见急腹症之一,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引起肠管形态上和功能上发生改变,而且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及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随着腹部手术数量的日益增多,粘连性肠梗阻发病率所占肠梗阻的比率也越来越高,因再次手术可能导致梗阻复发风险,所以外科医生多倾向于保守治疗。肠梗阻的发生原因已从以前的绞窄性病为主,转变为以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为最多。而肠梗阻传统的保守治疗主要有禁食水,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的失调,肠外营养,抗生素的应用,以及中医药治疗。其中进行有效的胃肠减压是治疗单纯性肠梗阻最有效的方法。相比之下普通鼻胃管较短,对肠腔内容物常无直接抽吸作用,达不到理想的减压效果。肠梗阻导管的应用实现了小肠的全程引流减压,对肠管内梗阻近端的积气、积液有直接抽吸减压作用,能迅速缓解肠梗阻症状。也可通过向导管内注入造影剂有助于确定梗阻部位。目的:比较两种减压方法对不同类型肠梗阻的疗效差异。以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治疗不同类型肠梗阻中的疗效优势。在其作用机理、治疗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和临床应用等各方面进行论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肠梗阻导管组(治疗组)和普通导管组(对照组)。治疗组为44例应用肠梗阻导管的肠梗阻患者,对照组为在应用普通型鼻胃管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的50例肠梗阻患者。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既往手术次数,腹痛、腹胀缓解程度,自主恢复排气时间,第一个24小时消化液引流量,x线立位腹平片液气平面变化等方面观察分析肠梗阻导管临床疗效,探讨肠梗阻导管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统计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连续变量使用x_±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通过观察置管后患者腹胀、腹痛缓解程度,自主排气时间,第一个24小时消化液引流量,X线立位腹平片,我们可以看出治疗组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方面均优于普通胃管(P <0.05)。2、肠梗阻导管组对癌性和非癌性肠梗阻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3、肠梗阻导管对非癌性肠梗阻的有效率显著较癌性肠梗阻高。结论:在非手术治疗肠梗阻时应用肠梗阻导管消化液引流量明显优于普通鼻胃管,可以更有效的进行胃肠减压,减轻肠管扩张度,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手术率。肠梗阻导管能迅速缓解不同类型和不同部位的肠梗阻尤其是粘连性小肠梗阻,降低手术解除梗阻的比例,尤其在非恶性肠梗阻(以术后粘连为主)的疗效上明显优于普通鼻胃管。并可在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肠运动及腹部影像学变化情况,可能作为手术指征的相关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