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语法化研究在国内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对动态助词“过”的语法化研究方面,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虚化源流和历史演变的研究上,也有学者对动态助词“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语法化研究在国内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对动态助词“过”的语法化研究方面,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虚化源流和历史演变的研究上,也有学者对动态助词“过”产生的机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前人在研究中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一般认为“过”的语法化轨迹为:动词“过”→趋向动词“过”→“过1”→“过2”。本文通过对历时语料的考察和分析,从语法义素和视点模式的角度探讨了“过2”语法化的语义基础和认知理据。我们认为,动词“过”本身蕴含的语法义素在人的视点模式作用下得到不同的凸显,“过1”语法化为“过2”是广域时空放大,即具象的时空背景被抽象的结果。另外,我们用这一理论尝试着解释了动词“过”语法化为“过2”的过程和机制,并得出统一的结论:动词“过”语法化为“过2”,是和人的认知有关的,是具象时空背景一次一次被抽象的结果。本文对“过”的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综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前人对“过”语法化机制的研究比较充分,但是还缺少对“过”整个语法化过程的高度统一的解释。第二部分,我们分析了动词“过”和趋向动词“过”的句法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在动词“过”语法化为趋向动词“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视点模式的变化。第三部分,我们考察了“过1”和“过2”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差异。第四部分,我们考察了“过2”产生的视点模式。第五部分,我们对全文做出了总结、概括。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没有对动词“过”和趋向动词“过”各个义项之间的引申关系作一个详尽的梳理,尤其是没能研究表示“超过”或“比较”的这一义项,这些都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Serum Procalcitonin,PCT)、血乳酸(Blood lactate,Lac)与内毒素(Endotoxin,ET)对急诊科重症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病情与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选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AIP)两个亚型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结合临床病史,对3例AIP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
社交网络中识别用户身份具有重要价值,它对社交网络的分析、用户行为的预测、社交网络的监管以及用户之间交互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社交网络中的用户身份进行研
建立时间序列异方差回归和预测模型 ,将现行的误差项方差相同、均值为零的回归分析推广到误差项方差变化且均值不为零的情况 ,解决了实际中常见的异方差以及由于自变量不能充
开发高效、廉价、稳定的光催化材料是光催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基础和核心。TiO2由于高化学稳定性、耐化学污染物和环境友好性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然而,宽带隙、易聚集、电
胶州话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异是汉民族共同语与方言变体之间的语法差异。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章展开论述:第一章研究胶州话中实词的形态变化和功能。胶州话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异在构
明朝中后期是向清朝过渡的关键阶段,是近代汉语助词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汉语助词系统依旧延续元末明初规范调整的轨迹不断发展,同时新旧助词系统也出现了更迭:一方面,继
用全机有限元模型模拟损伤部位的局部位移和力边界条件,对机翼整体壁板高应力区的裂纹型损伤分析,研究了不同损伤尺寸对整体壁板强度的影响,给出损伤尺寸与残余过载、残余强度系
本文探讨的是汉语中包含数目词的四字格成语的语义模糊性。首先分析了数目词的语义模糊性,并以此为切入口进而深入探讨包含数目词的成语的语义模糊性。数目词通常被公认为是
《搜神记》是汉魏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成书于公元300年前后。其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同先秦两汉语料相比较,在语法特征上,魏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