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的根本性认识之一。自从马克思主义迈出了中国化的脚步伊始,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也开始它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从“五四”运动到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践行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在中国运用和实践了近百年,其中,既有值得我们自豪的成绩和经验,也有值得深刻反省的教训。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国化的反思。第一部分,首先,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基本思想,主要是社会意识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新社会理想文化的展望。其次,概括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建设的理论,特别是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途径的探索。第二部分,主要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创新和实践。在理论方面始终高度重视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对先进文化建设道路的探索;在实践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指导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并在新世纪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潮。第三部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在中国的实践进行了尝试性的反思,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进行了总结。强调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并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同时,必须遵循社会文化建设的一般性规律,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传承性与开放性,认识到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