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区域发展存在着非均衡现象,尤其是横跨东中西部的长江经济带其经济、金融和社会各方面发展差异明显。区域之间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而经济发展、金融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国民福祉水平。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与国民福祉具有重要的加速器作用,但区域贫富差距加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暴露出当前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存在内在缺陷,使整体国民福祉受到损失。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的指引下,如何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整体国民福祉水平提升成为一个重要命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厘清了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国民福祉之间的作用机理,并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金融与国民福祉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三者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次,通过构建国民福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出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国民福祉水平,得出长江经济带整体国民福祉水平呈“东高西低”的阶梯分布特征;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对国民福祉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运用门槛回归模型,以金融发展为门槛变量,进一步分析了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与国民福祉的门槛效应。本文以金融发展为视角,研究了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国民福祉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对国民福祉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不匹配阻碍了国民福祉水平的提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国民福祉之间存在三重门槛效应,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与国民福祉之间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随着金融发展逐个跨越门槛值,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与国民福祉的作用效果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据此提出了促进整体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异;促进区域金融发展,实行差异化金融政策;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缓解“幸福悖论”等政策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整体国民福祉水平提升,推动长江经济带全面均衡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