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以2013年国际老年精神病协会成立激越定义小组有关激越制订的最新定义为基准,对原版柯恩-曼斯菲尔德激越情绪行为量表(Cohen-Mansfield Agitation Inventory,CMAI)各项逐条进行全面翻译与评析,结合我国特有文化背景与环境,对原版CMAI量表进行编译并检验新量表的信效度。研究方法:本研究最终共涉及60组患者/照顾者进入数据的分析处理。在研究小组成员的指导下,指导研究对象完成MMSE,同时通过面对面访谈及电话回访指导患者的照顾者完成修订后中文版CMAI及NPI量表。中文版CMAI量表的信度检验分别通过在研究中对整体及各部分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及测量者间信度分别进行计算与评价;为评价新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中文版CMAI问卷有效性的检验则通过将NPI量表中的激越/攻击域和异常行为域评分作为评价效标,利用Spearman秩检验将新量表和原版CMAI量表与NPI量表中的激越/攻击域和异常行为域评分的相关系数进行对比。结果:在本研究最终涉及60组患者/照顾者中,女性38人,平均年龄69.79±8.91岁;男性22人,平均年龄69.59±7.96岁。MMSE评分为17.08±5.37分,中文版CMAI量表评分为47.08±19.74分。81.6%的患者在2周内至少表现1种激越症状且多为言语激越或躯体性非攻击行为,其中发生率最高的症状表现为重复说话或提问(63.3%)、烦躁或坐立不安(43.3%)、踱步或无目的徘徊(43.3%)。信度分析:随机选取的10例患者在2天后重复测试中的结果表明中文版CMAI量表的重测信度较高(r=0.898,p<0.001)。分别由2名神经内科研究生在门诊随机对相同的10例患者独立评价,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结果显示该量表整体具有良好的测量者间信度(r=0.903,p<0.001);修订后中文版CMAI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优于原版CMAI量表(Cronbach’sα=0.922)。效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可提取5个因子,分别包括:身体性攻击行为,身体性非攻击行为,言语激越行为,精神因素及藏匿/储存物品;Spearman秩检验结果表明在中文版CMAI量表与NPI量表中的激越/攻击域及异常行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且新量表的相关系数高于原版CMAI量表。结论:神经内科门诊中具有激越症状的痴呆患者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多居住在社区而非养老机构;2)多以认知功能的轻度受损或痴呆为主要诊断首次就诊于神经内科,通过MMSE评分对认知功能进行筛查,结果表明多数患者处于轻中度痴呆;3)本研究在共计2周的观察中,多数患者在观察期间具备1种或1种以上激越症状,且多可归属于言语激越或身体性非攻击行为。4)修订后的中文版CMAI量表作为一种评价痴呆患者激越症状的有效工具,重测信度与测量者间信度均较高,内部一致性良好,效度可,适用于对治疗前后痴呆患者激越症状的变化进行对比,并针对激越的治疗措施是否有效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