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合”一词起源于17世纪,最先被运用于自然科学领域,随后逐步发展至语言学、文学以及其他科学领域。霍米巴巴将这一术语引入文化研究领域并使其成为后殖民批评中的重要概念。后殖民主义中的杂合概念有利于削减文化霸权,推进文化平等交流,促进文化多样化发展。近年来,杂合概念也逐渐成为译界的热门话题。与国外相比,国内对翻译杂合问题做过系统研究的学者尚且不多,而杂合译文的创造者-译者的本身因素与译文中杂合现象间的关系一直为人们所忽视。况且,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辜鸿铭的《论语》译本乃以归化翻译策略为主的典范,很少有人涉及其译本的杂合特征。本论文以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以霍米巴巴的杂合理论为视角,分析辜鸿铭《论语》译本中的杂合特征,进一步探讨译者创造杂合译本在全球化语境中的意义。论文第一章阐述了国内外有关杂合以及辜鸿铭《论语》英译的研究;第二章分析了杂合与翻译之间的关系;第三章探讨了辜鸿铭《论语》译本中的杂合特征。研究发现,在语言文化层面,辜鸿铭采用直译、直译加注、文化类比法,努力再现源语文本的语言文化特征,使汉语与英语文化成分融合在一起;在文学层面,一方面体现了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散文特征,但辜鸿铭也保留了具有中国特有的散文模式。分析表明,这些层面的杂合现象都是译者有意识地选择,而他杂合的文化身份是导致他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总的来说,辜鸿铭译本的杂合现象旨在实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展示了他在特定历史语境中抵制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