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争议性问题,称为社会性科学议题(Socio-scientific Issue),简称SSI。以社会性科学议题为情境,对学生实施的针对性教育,称为SSI教育。SSI教育具有五个特征,分别是人本性、非线性、情境性、对话性和伦理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SSI教育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搭建平台,为培养学生的非形式推理能力营造条件,为促进学生伦理道德观的发展提供支点,为探究性学习创新方法,以及为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空间。在全面解析SSI教育的基础上,制定了可参照化的、系统化的操作程序,依次从目标构建、内容挖掘、策略研发和评价标准四个方面进行设计。首先,制定目标构建的三个依据和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SSI教育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获得基本的生物学重要概念;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和可能造成的影响。能力目标,发展非形式推理能力;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探讨社会性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地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树立积极健康的伦理道德观。其次,挖掘SSI教育的内容,并根据内容属性,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伦理道德型、人类健康型、生态环境保护型和资源利用型。然后,制定SSI教育的四阶段流程,研发每个阶段最适宜的策略。初步探索阶段,采用专题研讨策略和情景教学策略;概念引入阶段,采用问题教学策略;理清争议阶段,采用论证探究策略、辩论教学策略和思维导图策略;情感升华阶段,采用案例教学策略和科学写作策略。最后,确立评价标准的三个制定原则,依据原则,制定检测三维目标的评价标准,保障SSI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顺利开展。操作程序设计得是否合理需要在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检验。选取“转基因食品”和“克隆技术”两个议题在石家庄市某中学开展实施,分别从实践目的、对象、过程和结果分析四个方面详细论述。通过亲身实践,并结合对生物教师的访谈,发现SSI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还存在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因素影响、教学时间不足、教师水平有限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可以从广泛开发议题资源、合理选择研究议题、有效运用教学时间和大力加强教师培训四个方面努力改进,以保证SSI教育有条不紊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