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绿色空间是提供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载体,能够为城市人居提供多重效益和服务功能。相比于自然区域,城市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影响着人居生活的质量和品质,其服务功能的提供水平、各服务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当前城市精细化发展背景对应了更高层次的人类需求的满足,这要求绿色空间的服务功能供给格局合理、协调并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和提升。因而需要合理有效的评估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当前绿色空间的服务功能进行量化并反馈给空间层面规划策略的制定,从而为绿色空间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有利依据。总结当前绿色空间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点可能的局限:首先,在研究视角的选择上,对生态系统服务理念的引入多在生态层面的服务功能层面,而非人类维度层面的考量,基于人的导向和价值进行分类的研究视角鲜有涉及;其次,在评价体系的结构上,指标层级之间的逻辑关系未统一明确,层级之下的指标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尚未明晰,因而基于指标体系开展的评价较难与确切的应对策略对应;最后,对评价结果的评判上,多数研究以指标权重叠加的方式获取某一数值作为衡量服务功能好坏的标准,一些弱势的服务功能容易被研究者忽视,未能在提升需求中予以考量。通过对评价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进行优化以改善以上情况对于明晰梳理空间现状、高效整合发展资源、积极引导规划策略制定具有关键作用。本论文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基于人的需求层次分类将绿色空间可以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系统化归类和概括,构建适用于该区域的城市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了生态安全保障、物质产品生产和景观文化承载三个需求层次;对现有的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服务功能进行指标层面的量化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以规划单元(0.25 km~2)为单位进行空间对应,展示指标表现的空间落位情况;应用耦合协调模型和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方法对空间量化结果进行耦合协调度分析、指标因子相关性、协同与权衡分析并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驱动力因素分析,进而提升对评价结果分析的有效性。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引入需求层次、指标维度概念的评价体系构建逻辑优化以及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和多维度分析方法解析服务功能格局方面。研究结果如下:(1)目前,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在绿色空间规划中的应用以生态功能层面的考量为主,通过引入人类需求层次分类相关理论,有利于将研究视角从生态空间聚焦至人类维度,与城市空间服务对象建立直接关联。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将服务层次区分为生态安全保障、物质产品生产以及景观文化承载3个类别以及要素类型、空间格局、空间过程以及景观感知4个维度,以此建立起生态系统服务与绿色空间评价体系构建的关联和桥梁。(2)以中心城区绿色空间三个需求层次的耦合协调度(CDI)反映出当前绿色空间的发展状态。从规划单元尺度来看,CDI呈现了失调类型为主体、全局非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耦合协调类型包括了:濒临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严重失调以及极度失调;从6个行政分区整体CDI来看,所有区域皆处于失调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失调水平。(3)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心城区绿色空间三个需求层次内部、服务维度之间协同与权衡关系多样,影响服务功能提升策略的制定;6个不同的分区在优势服务功能、弱势服务功能的供给上具有不同的表现,与相关分析结合有利于制定出适合各个分区的服务功能提升策略。(4)研究分析部分还探讨了影响绿色空间三个需求层次之间耦合协调类型的驱动因素。驱动力模型分析显示,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多种失调类型的最重要因素;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这多种失调类型的分布状况,造成耦合协调度的进一步退化;此外,气候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的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