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H2O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H2O的高压结构和性质研究自高压科学开展以来就是人们集中关注的对象。虽然H2O具有简单的化学组成,但却具有极其丰富的高压结构和复杂的相图,因此受到各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开展H2O的高压物性研究可以为探索不同的相变行为和规律提供基础的实验数据和参考,也可以为探索其他星球演化及性质提供可靠依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2O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H2O的高压结构和性质研究自高压科学开展以来就是人们集中关注的对象。虽然H2O具有简单的化学组成,但却具有极其丰富的高压结构和复杂的相图,因此受到各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开展H2O的高压物性研究可以为探索不同的相变行为和规律提供基础的实验数据和参考,也可以为探索其他星球演化及性质提供可靠依据。目前已知H2O在不同温度压力下有超过15种结晶形式。在室温条件下,液态水在压力约1.05 GPa时结晶成四方相冰VI,在压力大于2.0 GPa结晶成无序的分子相冰Ⅶ,随后在40至80 GPa之间转化成有序的离子相冰X。在众多结晶相中冰Ⅶ为立方晶系结晶,科学家认为土卫六(Titan)的海底可能存在较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其海底大部分是由冰Ⅶ组成的,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或卫星也可能有大量冰Ⅶ存在,例如天王星、海王星等。因此探究单晶冰Ⅶ的弹性性质将有助于我们对地球以及地外行星进行探索。为了模拟这些行星的内部结构和成分差异,需要了解其组成化合物的密度和弹性等性质的压力关系。前人对高压下冰Ⅶ的弹性研究大多采用多晶样品测量方法,这首先是因为单晶冰Ⅶ样品在压力作用下生长较为困难,其次是在高压条件下一块完整的冰Ⅶ单晶可能会被压碎出现裂纹,很难保持其完整性,但是对多晶冰Ⅶ的研究仅能得到体积模量、剪切模量等有限的弹性信息,想得到包含所有弹性分量的完整的弹性性质信息则需要对单晶冰Ⅶ进行测量。因此,本论文利用金刚石对顶砧实验装置结合原位高压布里渊散射实验技术,对立方冰Ⅶ单晶进行了高压声速研究,从而得到单晶冰Ⅶ弹性性质随压力的变化关系,进而对单晶冰Ⅶ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高温下原位加压方式生长了单晶态冰Ⅶ,对单晶冰Ⅶ进行了原位高压布里渊散射研究,得到了单晶冰Ⅶ不同晶向的横模声速和纵模声速随压力变化关系,在研究压力范围内声速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单调连续增大。计算了单晶冰Ⅶ的全部弹性分量C11,C12,C44和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及其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发现剪切模量C44明显的降低,可能是由氢键对称或单晶冰Ⅶ的偶极子有序所引起的。2.对比了常温下加压直接测量单晶冰Ⅶ和加压后经高温退火处理再测量单晶冰Ⅶ两种测量方法的声速和弹性性质,并与文献报道的多晶冰Ⅶ弹性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高压腔内样品应力状态可能会对其弹性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简称HA)的组成成分与人体骨骼中的磷酸钙盐相似,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骨传导性,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生物活性陶瓷。传统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力学性能低、抗菌性差等缺点,大大限制了其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同时,研究表明氟(F)掺杂羟基磷灰石具有相对温和的抗菌性;氧化石墨烯(GO)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丰富的活性官能团,使得GO/F-H
近年来,磁几何阻挫系统吸引了凝聚态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因为这样的系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区域来寻找新的量子态。其中属于磁几何阻挫结构的S=1/2的笼目晶格反铁磁体是实现量子自旋液体的最佳材料之一。量子自旋液体是指即使当温度降到绝对零度,也没有办法产生磁有序的量子态,因为其体系有一种非常强的量子涨落。与传统的铁磁性和反铁磁性的材料相比而言,量子自旋液体有希望表现出各种新奇的性质,使其在材料中的实现具有非
开发高能量密度,性能稳定的电极材料是电池发展的方向。硅的理论容量高、嵌锂电位低以及储量丰富等诸多优点,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重点之一,但纯硅作为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体积变化,导致电极粉化失效进而导致电池容量迅速下降,如何改善其体积变化带来的影响以及硅材料本身电导率低的问题,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埃洛石为原料,采用铝热还原法合成了管状硅纳米材料,以沥青为碳源制备了硅碳复合材料
氮化硼(BN)是由氮原子和硼原子所构成的晶体,由于B、N原子多变的成键形式,BN可以形成软的六方层状结构BN(hBN)、超硬的纤锌矿结构BN(w BN)和立方结构BN(c BN),在基础科学领域与工业应用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纤锌矿BN是一种sp~3杂化的BN结构,尚未在自然界中被发现,但可通过sp~2杂化的hBN在高压下转变而来,相关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热情。然而,由于w BN是亚稳相,
层状材料因其优异的光学、电学和机械性质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是物理、化学等领域的热门研究对象之一。压力作为一种“干净”的手段,可以有效调节层状材料的层间距离和层内相互作用。通过压力改性的层状材料展现出更加丰富和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极大的扩展了层状材料的研究领域。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作为一类典型的二元层状材料,其体材料的高压研究已被广泛关注,但其纳米材料的高压研究却鲜有报道,特别是形貌和尺寸
由于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具有可溶液加工性、高的可见光吸收系数、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及长的载流子扩散长度等优点,近年来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大多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敏层都是采用的多晶钙钛矿材料,然而与多晶材料相比,单晶材料具有更低的缺陷态密度,更少的界面缺陷,以及更高的稳定性,因此将其引入光伏领域将会获得更为优异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目前铅基钙钛矿单晶薄膜已经被成功制备并应用于光伏领
地面角反射器通常作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影像的高精度地面控制点,故角反射器点的精确提取是SAR卫星几何定标、几何校正等处理的关键环节。由于SAR影像具有影像颠倒、局部地形畸变、斑点噪声等特点,导致通过人工识别方式提取角反射器点存在识别困难、效率低且存在人为选点误差等问题,难以有效保障角反射器点的提取效率和精度。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几何定位误差
基于材料数据的规律分析、预测与知识发现是当前信息技术与材料科学相结合的研究热点之一,数据收集与数据库建设是其中的一项基础工作。本研究从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数据的内容与特点出发,基于灵活和可扩展的实体-属性-值模式设计了数据库整体架构。基于此数据库架构,构建了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数据库。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在结构设计上采用纵表模式,存储结构不受字段个数的限制,可以存储具有一定共性的业务数据。
在雷达数据处理的过程中,航迹起始是雷达数据处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而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观测环境较为复杂多变,从多个观测值确定目标点迹使数据关联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雷达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首先,讲述了雷达数据处理的概念和原理,并对此过程中重要的航迹起始和数据关联问题进行了论述。其次,对经典的航迹起始算法和数据关联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基于航迹起始和数据关联的研究现状,对
金刚石作为重要的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具有宽带隙、高击穿电场、高热导率、超高硬度、化学稳定性好等优异性质,可应用于在电子电力功率器件、紫外发光二极管、固态自旋量子器件、生物探测器等领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金刚石设计和构造金刚石异质结结构构可进一步拓宽金刚石应用领域。石墨烯作为新兴二维原子层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力学、热学、光学特性,在光电子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