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患者的一般状况、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探求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实验室指标等与病情轻重的关系,比较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等对BP的疗效差异,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住院并首次确诊的72例BP患者,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疾病的临床特点(如诱因、瘙痒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等)、实验室指标、组织病理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治疗(外用/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初始剂量、控制剂量,免疫抑制剂)等临床资料,根据皮疹面积将BP分为轻中重三组,比较以上各因素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治疗方法之间疗效的差异。结果:本组资料共72例患者,其中轻、中、重度三组分别有10例(13.9%)、38例(52.8%),24例(33.3%)。男性45例(占62.5%),女性27例(占37.5%),年龄56-96岁,平均发病年龄77.15±9.34岁,其中大于60岁的患者有67例(93.1%),大于70岁57例(79.1%)。69例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瘙痒,随病情加重,瘙痒的程度加剧。BP患者常同时出现多种基础疾病,本研究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有46例,主要包括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综合征等;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者有40例,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等。72例患者中67例行组织病理活检及直接免疫荧光,44例基底膜带荧光阳性,占65.7%,其中C3阳性41例,Ig G阳性31例,C3和Ig G均阳性者28例,未出现Ig M、Ig A阳性者。5例未行组织病理活检及免疫荧光检查者,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BP230抗体和抗BP180抗体,水平皆高于正常值。35例患者行抗BP180抗体和抗BP230抗体检查,其中34例患者抗BP180抗体水平升高(占97.1%);抗BP230抗体水平升高者有23例(占65.7%)。抗BP180抗体和抗BP230抗体水平均升高者有22例,未出现两个指标均阴性的结果。嗜酸性粒细胞总数和百分比随病情加重而增加,但三组组间比较中、重度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在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情加重白蛋白水平降低。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注免疫球蛋白等是治疗BP的主要方法。65例患者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轻、中、重三组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控制剂量增加,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BP好发于70岁以上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2.BP患者常伴发多种基础疾病,以神经系统疾病为首,且脑卒中最多见。3.血清白蛋白水平与BP病情严重程度成负相关。4.除组织病理和免疫荧光外,ELISA检查抗BP180及BP230抗体可作为诊断BP的重要依据。5.随病情加重,激素的控制剂量逐渐增加。6.激素冲击治疗可用于无激素禁忌症但是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