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儿童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儿童IBD的诊断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但本病病因不清,发病机制不明,治疗较困难。目前研究表明,IBD可能与感染、免疫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免疫反应异常所导致的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a)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是调节炎症免疫反应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信号。已有研究发现,TNF-α导致肠上皮屏障功能破坏、通透性增加,是IBD主要病理基础。因此,对于难治性IBD的患儿,早期加用TNF-α的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获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提示TNF-α可能是IBD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具体机制不明。因此深入探讨TNF-α在IBD中的作用,有助于阐明IBD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治疗靶点。目的:1.分析儿童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特点,了解TNF-α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对其治疗效果。2.探讨TNF-α对肠上皮屏障的通透性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1.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所有出院诊断考虑IBD的病例资料,参照世界胃肠组织(WGO)于2010年颁布的IBD诊疗指南以及2010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消化学组儿童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制定的《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规范共识意见》IBD中CD和UC的诊断标准,收集12例符合诊断IBD标准的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2.利用Caco-2细胞建立肠上皮细胞屏障模型,分为对照组和NF-κB抑制组,分别转染空载质粒(vector)和DN-Mu IκBa质粒。两组经TNF-α预处理后,应用电阻仪测定各组跨上皮细胞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 TEER)变化,罗丹明-鬼笔环肽直接染色观察细胞骨架改变,同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NF-κB活性,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肌球蛋白轻链(MLC)磷酸化水平。结果:1.12例IBD患儿中克罗恩病(CD)患儿3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儿9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6个月-12岁9个月(中位年龄6岁)。12例IBD患儿均无阳性家族史。临床表现为消瘦、贫血各10例(83.3%),腹痛9例(75.0%),发热、便血各7例(58.3%),腹泻8例(66.7%)。实验室检查显示12例患儿均有CRP增高,10例ESR升高(83.3%),10例白细胞升高(83.3%)。病理结果显示浅表小溃疡8例(66.7%),黏膜慢性炎症7例(58.3%),均未见非干酪样肉芽肿。其中9例予5-氨基水杨酸或柳氮磺胺吡啶、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缓解,3例复发,其中CD患儿2例(男性),UC患儿1例(女性)。应用infliximab单抗治疗3例复发病例,疾病活动指数明显降低,临床症状获得长期缓解。2. TNF-a引起Caco-2细胞通透性增高。跨上皮细胞电阻测定结果显示,TNF-α作用6小时和48小时跨上皮细胞电阻分别为492±13.74(Ω·cm2)和373.67±19.55(Ω·cm2),同时间DNMu-IκBa组的跨上皮细胞电阻分别为532±17.77(Ω·cm2)、455±15.39(Ω·cm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 TNF-α作用0.5小时NF-κB的活性明显增加,转染DNMu-IκBa质粒的Caco-2细胞中TNF-α对NF-κB的活化作用受到明显抑制。4. TNF-α作用6h组细胞的F-actin无明显改变,24h组外周轮廓模糊难辨,趋于崩解消散。转染DN-mulκBa质粒的Caco-2细胞上述改变明显减轻。5. TNF-α处理6小时Caco-2细胞的MLC磷酸化水平明显上升,24小时达峰值,而转染DN-mulκBa质粒抑制NF-κB活性后,MLC磷酸化水平受到明显抑制。结论:1.儿童IBD治疗比较困难,容易复发,抗TNF-a药物infliximab单抗治疗难治性的儿童炎症性肠病有效。2. TNF-α导致Caco-2细胞间的通透性增加,其机制可能与NF-κB活化,F-actin重排及MLC磷酸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