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致力于探讨语言迁移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里的适应性问题。语言迁移,是指源自于目的语与已经习得的任何语言之间的异同的影响,也称作语际影响,为学生在第二语言习得和学习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解释,一直是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及外语教学领域中的热点话题和重要理论。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在完成写作的过程中作者必须同时掌控好多项变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常被用来检测学生已有的语言水平和能力。但是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还远远不能达到新课程的预期标准。因此,本文旨在清晰描绘出母语负迁移对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阻碍,并对改善迁移的负迁移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提出一系列建议。语言迁移理论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比分析、错误分析、中介语以及标记理论等接受度极高的理论,补充和完善迁移理论的基本理论建设。海内外的诸多学者在研究迁移对引起外语学习困难的复杂影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国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极少把中国英语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国内的研究主要针对对大学生,而忽略了对广大有十年或以上英语学习经历的中学生的研究。因此,国内外的前人研究都缺乏对母语迁移在高中生的适应性的研究。高中生是否收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影响多大,怎样减少负迁移等问题没有得到满意的解答。本文通过检查和统计学生在英语作文中所犯的错误以及采访英语教师对负迁移的了解、态度和教学中的应对方法来研究高中阶段的母语负迁移。该研究共有四十八名学生和五名教师参与,收集了二百四十篇英语作文,所有错误被分为三类;词汇错误、句法错误以及语篇错误。研究发现,母语负迁移共引起六百八十九处错误,占错误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三,其中有三百一十七处词汇使用错误,二百五十七处句法错误和一百一十五处语篇错误。所有接受采访的老师都承认母语负迁移引起外语学习困难和错误,但对其重要性未达成一致,同时对如何减少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母语负迁移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出了一系列建议。